走进多吉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店铺,数幅长条卷轴唐卡画映入眼帘。文成公主进藏图、尺尊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这一总长105米,由数位画师耗时5年共同绘制的藏族文化发展史创意系列唐卡,是多吉创建画室以来最为得意的作品。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2006年,藏族唐卡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绘制完成后,我们希望能将此作品在博物馆展出。不为挣钱,只为让更多人通过藏族传统绘画看到藏文化发展传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多吉笑着说。
今年56岁的多吉,是西藏数以千计的民族手工企业老板之一。 20余年间,他的非遗文化传承事业,从一间小小的民间合作社,慢慢发展成了如今初具规模的民族手工企业,涉足项目包括唐卡绘制、藏式家具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
唐卡不仅传承着藏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还在市场经济带动下为更多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这个事业值得倾注一生。多吉说,过去10年间,他的企业累计接收学徒百余人,其中以农牧民居多,唐卡绘画一般5年出师,学徒期间,我们包吃包住,另外还发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藏唐卡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人,周边产业人员超万人,从业者遍布拉萨、日喀则、昌都、山南等地;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唐卡产业已成为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门类。
红火的唐卡产业发展只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10余年间,西藏非遗红火传承与发展是我国各级政府倾注力量,大力扶持的结果。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8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5亿元,用于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等;2008年以来,自治区财政还将每年2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提高至每年1200万元。
尼木县位于拉萨市以西140余公里。千百年过去,尼木人一直有藏香制作的传统技艺,同时还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合作社帮扶、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将这一技能更好地传承发展。
45岁的卓玛靠墙坐在海绵垫上,一手撑开透明包装纸,一手握紧藏香,一裹一卷,10秒钟左右一包藏香就包装完毕。作为单亲妈***她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这份工作对于她和女儿而言,是安定,更是幸福。
厂长理解我们,农忙时节还给我们放假,让我们回家帮忙,家里的8亩地和厂里的工作都不耽误,收入稳定了,生活也更好了。卓玛说。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每月3000元的工资让她非常感恩,如今尼木藏香远销内地,我是直接受益人,我要更加用心工作。
目前,尼木县共有非遗传承人25名、非遗项目相关合作社88家,已为1756人提供就业岗位。其中,525人从事藏香制作,年生产藏香50吨,产值达5700万元。2019年3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西藏首批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尼木县挂牌,为111户55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就业。
同样,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非遗技艺抢救性传承与创新发展,让草根合作社泽贴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致富路。
2008年创建以来,合作社直接帮扶周边贫困农民、救济残疾困难群众资金过百万元,先后被命名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直接解决就业人数226人,合作社人均年收入达4.3万元。
我在这里10多年了,平日里主要做一些泽贴儿手工艺品。双腿残疾的42岁的达瓦扎西说,泽贴儿让很多人用上了有品质的藏族传统精纺织品,同时也让像我这样的困难人群有了更好的生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