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3月28日电(记者阳建)湘东山区,春光明媚。200多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乡间田野。工人们有的在种苗,有的在消杀,有的在除草
春耕生产已全面恢复,这是今年第四批种苗移栽。蔬菜基地所有者醴陵天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勇告诉记者,基地已育苗40多个品种,共约65万株。
目前,疫情防控仍处于不能放松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湖南醴陵市将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有效结合起来,着力推动重点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筑牢了疫情之下稳定脱贫的基础。
在测温、登记、消毒后,记者走入位于醴陵市茶山镇转步口村的蔬菜大棚内,一股热气迎面扑来。一片片菜苗正在茁壮成长,水果黄瓜、水果西葫芦的藤蔓上已经长出了幼果。
大棚每天都要定时消毒,进入都要测体温。田勇说,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每个大棚一次只允许进一个人,轮流、错峰进行春耕育苗等生产。
在大棚的一个接水口,脱贫户黎国怀正在往喷雾器里装调好的消毒剂,准备消杀地下害虫。自2月中旬复工复产以来,他已与20多个贫困户在基地忙碌了一个多月。我现在是基地的专职工人,每个月有3000元工资。
黎国怀与妻子都患有慢性疾病,儿子智力障碍,家庭生活一度十分困难。2013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全家享受了一系列扶贫优待政策。2018年,醴陵天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转步口村投资建了280余亩的礼品果蔬生产基地,开始了产业扶贫之路。夫妻俩和同村其他贫困劳动力一起到基地务工,有了稳定收入,全部在当年顺利脱贫。
田勇说,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安排、技术培训、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目前已流转土地1180亩,联结贫困户53户、144人。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尽可能快速复工,尽量多聘请贫困户,既是春耕生产所需,也是为了确保他们收入不减。
蔬菜基地技术负责人何勇表示:一些贫困户身体条件差,基地就分配较轻的体力活,工作时间也会放宽松,5名因疫情无法外出的务工人员也来到大棚里上班,照顾性就业会增加工资支出,但是能帮助他们稳定脱贫。
据醴陵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到疫情防控和产业扶贫两不误,当地近千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开始为春耕做准备,储备了充足的防疫用品和农资,派出200余名农技人员对口指导,各扶贫产业基地明确了优先考虑贫困劳动力复工的原则,充分保障贫困户的稳定就业问题。
再过几天,大棚里的丝瓜、黄瓜、茄子、西葫芦等品种就会采摘上市,每天可供果蔬3-5吨。精准扶贫的希望,在春天的田野上播撒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