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张成,男,1979年11月出生。2000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部队服役;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期间,曾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并荣立三等功。退伍后返乡创办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乡亲们通过走特色种植的路子脱贫致富。先后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扶
-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家人”
□记者 刘 青 林果飘香远,绿色富民来。在赞皇县土门乡寺峪村后的山坡上,上千亩果树带动了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的土门乡寺峪村,街道宽阔洁净、房屋整齐划一,农家乐、采摘游,贫困户笑开颜。寺峪村的转变,凝聚着村党支部书记王兰英的心血和汗水。王兰
-
东宁市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刘同君
(丁国新)他拥有企业家和基层干部的双重角色,作为企业家,他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坚韧的品质;作为基层干部,他的直率和质朴总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别人的好感。他就是东宁市大肚川镇老城沟村党支部副书记、东宁君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同君。 http://www.hl
-
涪陵榨菜成为脱贫致富“摇钱树”,脱贫户们说: “榨菜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生活一定会更好”
“今年市场行情好,大家收入都在涨。”2月26日,在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寺村,不少村民正忙着收砍剩余不多的青菜头,在地里忙活的脱贫户何明涛比往常任何时候都兴奋。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谈起了我们涪陵的榨菜。”何
-
张建斌:产业融合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张建斌,1972年出生在定襄县马城村,是一位从事建筑、古玩生意多年的能人。当他看到滹沱河沿岸盐碱荒滩地无法利用、贫困户增收困难的情况后,毅然决定返乡种地创业,成立了吉福寺农民合作社和生态农场,改造万亩荒滩,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
-
秀山: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人民网重庆12月9日电 在秀山县雅江镇红星村黄精种植基地,20余名村民正在进行管护,除草、施肥、浇水,一片繁忙……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雅江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狠抓产业扶贫,用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铺就一条条脱贫致富路,为当地群众带来了
-
在盐碱地上“闯”出脱贫致富路
行进在柯坪县,眺望原野,目光所及是白花花的一片,像洒落一层雪花。土地盐碱大、耕地稀缺曾令这里的群众深陷贫困之中。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当地干部群众拓展思路、革新观念,深挖特色产业增收潜力点,多途径推进稳定就业,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2020年1月
-
荷兰豆成禄劝苗寨脱贫致富金豆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朵本拉这个高海拔的苗族村早已忙碌起来,已脱贫的建档立卡户王军开着他的面包车来到自家土地,刚刚收获完荷兰豆,又开始忙着撒播麦种,好像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以前我家最值钱的就是一头犁地的老黄牛,现在我家有3辆车。是党和政府让
-
[铁岭]铁岭市“小花生”撑起脱贫致富大产业
“十三五”期间,铁岭市昌图县古榆树镇、傅家镇、七家子镇、三江口镇等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花生生产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昌图县花生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50万亩左右,不但种植户获得了满满的经济效益,东北花生集散地的名
-
西藏乡村旅游产业让更多的农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千年雪域,万里边疆。行走在西藏的山间草原,五彩斑斓的经幡随风而动,从不停息的转经筒传唱着千年的文明。 凭借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西藏的旅游产业也焕发出蓬勃的生机。雄伟的布达拉宫、澄澈的纳木错、古老的八廓街,还有神山圣湖、雪山草甸……各式各样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