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光互补”成为脱贫致富之光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王立彬)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的光伏发电农光互补,已经成为带就业、促增收的脱贫致富之光。 记者7日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为化解当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
-
甘肃省灵台县:发挥以工代赈“赈济”作用 为脱贫致富“铺路”
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至蒲窝镇五星村半湾社道路,全长12公里,是蒲窝镇通往县城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依托2017年以工代赈项目投资830万元,按照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而成,其中4.5米宽路面长2.77公里,6米宽路面长9.23公里。2017年11月下旬开工建设,2018
-
采甘蓝种红薯 贵州紫云线下线上同时销售助农脱贫致富
贵州省紫云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地深度贫困县之一。眼下,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收甘蓝菜,翻整土地继续种下红芯红薯。同时农技部门还积极进行产销对接。 在紫云县白石岩乡,3000多亩甘蓝菜已经到了大面积采收时节,当地合作社把村民们组织起
-
“小芹芽”托起致富梦!
安徽庐江县有着种植芹芽的悠久历史。近年来,当地群众经过摸索,发明了芹芽轻型栽培法,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万亩,年产值达2亿多元,小芹芽托起农民脱贫致富梦。 注:站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
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
编者按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业来抓,充分发挥云南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积极引导扶持,快速发展的茶
-
慢火车上年轻的希望:连接山里山外,承载脱贫致富梦想
1月1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红峰站,列车上的两个年轻人正在和站台上的朋友打招呼。 对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民来说,5633/4次慢火车不是一趟普通列车,而是山里人的赶集车,求医、上学的公交车,脱贫路上的助力车。贺瑞明/摄 1月10日,由攀枝花开往普
-
买赛地?吐送:脱贫致富不忘乡邻
本来想在过年期间给大家改善伙食,但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愿望没实现。买赛地吐送说。 买赛地所说的大家,是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5团拉依苏村的40多名老人。春节前夕,他自掏腰包,早早就备足牛羊肉,还为老人们准备了新年礼物,本想一同庆祝佳节,
-
-
【新春走基层】脱贫致富后的幸福全家福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是贵州省八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7年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带领村户修通硬化路,脱贫致富。新春走基层来看团结村的唐小松一家,春节到来前,他们专门从县城请来了摄影师,给他们全家拍摄了这样一张笑的非常灿烂的全家福。 寒冬时节,大
-
90后驻村书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川凉山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在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是彝族人口大县,扶贫任务艰巨。2019年,昭觉县的姐把哪打村95户贫困人口率先全部实现了脱贫,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千元,而带领这个小村庄走出贫困的是一位90后的驻村第一书记。1月26日的新春走基层让我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