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斌:产业融合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来源:    时间:2020-12-10    作者:

  张建斌,1972年出生在定襄县马城村,是一位从事建筑、古玩生意多年的能人。当他看到滹沱河沿岸盐碱荒滩地无法利用、贫困户增收困难的情况后,毅然决定返乡种地创业,成立了吉福寺农民合作社和生态农场,改造万亩荒滩,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2014年开春,张建斌拿出自己做生意积累的350万元,带领乡亲们进行大面积荒滩改造,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打深水井、修田间路、挖排碱渠、平田整地、填沟造田、大棚建设工程,当年就整理出600亩土地,选择了60余种农作物进行试验种植。年底一算账,投入350万元只收入3.2万元,戏剧性的试验结果让张建斌等人哭笑不得。天生倔犟的张建斌并不气馁,因为他发现60余种农作物中有芦笋、莲藕、水稻3种作物比较适应盐碱地种植,于是第二年,他东拼西凑到200万元继续试验,并专门从运城请来一位对土壤有深度研究的土肥专家进行指导。随着第二个夏天的到来,230亩芦笋、120亩莲藕、50亩水稻长势喜人。收获最大的是,通过生态治理,引来了国家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天鹅、白鹭、牛背鹭、苍鹭、夜鹭、长腿鹬、凤头麦鸡、秋沙鸭、赤麻鸭以及斑头雁、鸿雁等各种候鸟栖息滹沱河沿岸,为乡村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到第三年、第四年,吉福寺生态农场土地滚动发展到3500余亩。农场规划种植的300亩莲藕(套养小龙虾)、1000亩芦笋、500亩林下经济作物、200亩中药材项目全部投产,垂钓园、采摘园、停车场、农耕文化园全部运营。农场生产的芦笋皮薄质脆、口感鲜嫩,深受市场欢迎,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在试验种植过程中,张建斌等人发现牛、马特别爱吃芦笋下脚料及秸秆,而且常吃芦笋下脚料及秸秆的牛、马毛色光滑、膘肥体壮。发现商机后,农场又一次性买回100头肉牛、40匹马、2000只肉鹅,形成了“芦笋下脚料喂禽畜、禽畜粪便发酵生成有机肥种芦笋、牛鹅肉供游客购买、游客骑马游生态农场、观看湿地候鸟”的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2018年、2019年吉福寺生态农场通过产业扶贫、融资扶贫、土地入股扶贫、务工扶贫、精神扶贫,共帮扶定襄县9个乡镇62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77人增收致富。另外,吸纳原平市、五台县、宁武县1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农场发展。2018年共向贫困户发放分红款38.5万元,2019年共向贫困户发放分红款39.2万元。 

  吉福寺生态农场不仅壮大了定襄县芦笋、莲藕等产业规模,有效提升了“滹沱河万亩生态湿地产业园”总体经济效益,同时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改良定襄县3万亩盐碱低产田(荒滩)的示范作用。农场以农业培训会的方式免费将开垦荒滩经验传授给周边农户,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农场正在规划发展乡村旅游,并吸纳周边农户积极参与建设,利用滹沱河、留念湖打造鱼米水乡、候鸟之都、湿地公园,着力建设江南水乡一样的晋北小镇,打造集采摘、餐饮、垂钓、住宿、骑马、摄影采风为一体的节假日市民郊游理想之地,形成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林文旅康”型乡村旅游景点,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张建斌带领吉福寺农民合作社和生态农场员工通过艰苦奋斗,将荒芜之地改变成春季候鸟成群、夏天荷花映衬、秋季稻谷飘香、冬天溜冰滑雪的生态休闲之地。吉福寺农民合作社和生态农场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西省优秀示范社”“山西省农科院芦笋防风固沙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山西省科普示范基地”“山西省扶贫龙头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原文网址:http://nynct.shanxi.gov.cn/sndt/snlb/xz/202012/t20201202_489692.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