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泥土到数据:江苏智慧农业的创新之路
在江苏省的广袤田野间,曾经只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如今却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实验场。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传感器在土壤中默默工作,智能设备管理着每一株作物的生长。一场农业的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改变着江苏的农村...
-
绿色进万家,共赢新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且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是绿色低碳,还强调节约和集约。绿色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颜色,更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希望。2023年,在江苏...
-
“苏”心同行,强“农”有我
我的家乡,江河奔涌,沃野平畴,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我的先辈围垦造田,植棉扶桑,近代农业由此发端;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节拍,我们更多了一份坚实、力量、神采、底气,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梦想、向阳奔跑...
-
散装“苏大强”真的强
巴黎奥运会上,来自江苏的射击运动员盛李豪表现非常亮眼,不仅为中国队摘取首金,并在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刷新奥运会记录,强势夺冠。与此同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出生地一栏,小伙写的...
-
让养活我们的农货更多被看见,是一种报恩
1天,1740万单,数字经济将土特产变成了“畅销货”。近日,抖音电商发布2024丰收节助农数据报告,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71亿单,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农特产包...
-
探究成功实践人文经济学的密码
人文经济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这两年成功“出圈”,究其原因,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首次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有天堂下...
-
小小穿戴甲 为何在东海县富农增收中出圈?
近日,笔者在连云港东海县农村调研,发现很多农村宝妈正在对小小的美甲片熟练地打磨、涂色、勾线、镶嵌水钻和配饰,不一会就打造出一副副精美绚丽的穿戴甲片。询问后得知每副劳务费为5~8元,一名熟练的美甲师...
-
“电子布洛芬”工位整活儿 情绪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夏天,悬挂“禁止蕉绿”卡片的带杆香蕉悄然流行,成为时下消费者缓解焦虑、情绪自洽的象征。一整株小香蕉插水即活有颜值,由绿变黄后还可食用,尽管口感可能不如水果店,但其美观实用,具有弱化负面情绪、增...
-
“逐绿前行”,绘就鱼米之乡新画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强调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在这之前,党中央指导农业绿色发展的首个纲领性文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从“遗产”到“财产”——非遗价值赋能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这一宏伟蓝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