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40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    时间:2021-08-31    作者:

  李瑞宏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第125040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所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提案的建议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切合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际,我局全部采纳,并在工作中逐步落实。

  一、关于加大资金投入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美丽乡村专项资金投入。一是加强市级资金保障力度。市财政局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21年市财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专项资金、干净整洁村补助资金、窝棚整治资金、农村公厕奖补资金、农房风貌提升资金)达3.17亿元,比2020年投入增加1.48亿元,同比增长87.6%。二是提高专项经费保障能力。市委宣传部印发《中山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2020-2022年)》,在保障措施中明确提出:各镇街、各村(社区)作为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主体,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探索政府投入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投资路子。鼓励各村积极引进企业、农村合作社及乡贤等民间资金,鼓励文化或旅游企业投资,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高经费保障能力。2021年,市委宣传部向市财政申请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经费,增加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经费,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调研,充分探析中山乡村文化的基本状况、现实障碍和提升路径,构建乡村、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共识机制,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山样本,推动全市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显著进展。

  (二)做好美丽乡村用地规模保障。市自然资源局建议利用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剩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做好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用地规模保障。在2020年开展的多轮建设用地规模需求申报中,镇街和部门申报的项目以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工业项目等为主;涉及乡村振兴项目主要是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其中由市农业农村局推荐的横栏花木产业园项目,经审议并已获安排预留建设用地规模200亩。

  (三)规范美丽乡村项目入库管理。一是实行项目库管理。市委农办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定项目、项目定资金、资金推进度”的原则,实施“项目库管理”模式,组织各村居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按照每个美丽宜居村约3000万元、每个特色精品村约5000万元的投资额度,编制3年建设项目库,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镇相关职能部门联审、市委农办组织专家评审后,纳入中山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作为安排各级财政资金和采用农村小额工程建设简化流程实施的依据,指引各村居分阶段、分类型逐步推进村庄建设,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二是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中山市美丽乡村风貌提升设计指引》,明确乡村振兴战略资金重点用于美丽乡村标志标识、党建文化主题广场、乡村洁化(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卫系统(厕所、垃圾屋、垃圾桶)、村庄美化绿化、美丽庭院、村内道路、特色小巷提升、村内路灯亮化、村内河涌两岸环境整治、乡村污水治理等十大项目,村庄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居,因地谋划村史馆、村居文体广场、(旧侨房、古祠堂)局部修复和立面改造、乡村墙画、断头路修建、“三线”整治、田间窝棚整治和乡村农旅文创融合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四)加快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一是加强总体谋划。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开展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调研方案》,成立调研组,对我市有关工作情况开展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出台了《中山市历史文化村落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传统村落、重点历史村落以及市领导挂点联系的特色精品示范村等42个村(居)为重点区域,开展重点历史村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同时,组织专家团队召开特色精品村农房建设和微改造设计导引专题研讨会,探讨出台传统历史村落保护性修缮导则、农房建设负面清单等,以“一村一策”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二是强化分类指导。《中山市美丽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指引》将全市乡村划分为岭南水乡风貌、农田生态风貌、山林生态风貌、城乡接合风貌、人文历史风貌、岭南(侨乡)古村落风貌六类,指引各镇街根据不同村庄特色和治理阶段,分类分步推进村庄整治,先聚焦基础短板,提升村庄风貌,在此基础上,再因地制宜谋划特色亮点项目,逐步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使环境治理和村庄创建更加具有差异化和针对性,避免“千村一面、一个模式、一个格调”的局面。

  二、关于规划引领、明确目标的意见建议

  (一)结合建设目标,落实好美丽乡村有关规划保障工作。一是全市各部门及镇街共同编制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9〕353号)等文件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我市正在组织编制《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市自然资源局将利用编制《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的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做好规划保障。现阶段,市自然资源局多次征求三乡等镇街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意见与建议。二是市政府于2019年6月出台《中山市村庄规划管理办法》,该办法将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推动我市村庄规划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市自然资源局积极贯彻响应省、市的相关工作部署,已陆续完成《中山市岐澳古道保护利用规划及示范段设计》《中山市香山古驿道东干大路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规划》等项目的编制工作,以南粤古驿道、孙中山历史文化径等为主线,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对利用好市域的传统村落,整体提升中山的文化魅力与活力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市自然资源局于2020年通过开展新一轮《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挖掘古村落、古建筑等人文资源,加强保护开发,按保护级别落实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范围与控制要求,协调保护与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顶层谋划,完善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布局。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按照“敢于创新、便于操作、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长远谋划、弹性发展”的原则编制了《中山市乡村旅游规划及精品线路设计》。该规划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研判、发展条件分析、总体发展战略、旅游产品规划等方面重点规划了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一核、五集群、五轴线”的空间总体布局。提出了“文化为魂、居游共享、敬畏自然、全域联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和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中山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以中山的自然生态资源、农业产业资源为依托,将中山乡村旅游发展成为集文化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娱乐、康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定位。规划既有区域性宏观指导作用,又有策划设计微观落地的意义,特别是对生活环境、旅游环境的提升、村落风貌设计改造、交通道路的合理设计、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规划、特色农业产业园的打造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规划的落地实施对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中山市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规范、提升中山市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指导中山市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下一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配合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以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为抓手,稳步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以《中山市乡村旅游规划及精品线路设计》为指引,引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山市民宿发展规划》,对中山市民宿发展的资源分析、市场定位和空间布局提出的总体的思路和谋划;修订完善《中山市民宿管理暂行办法》,促进民宿管理规范化,依法、有序地做好民宿登记管理工作。通过以上顶层设计布局,不断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三)统筹城乡建设,提升城乡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一是推进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积极推进下,北部基地填埋二区工程、中心基地污水厂三期工程已于去年建成投用;南部基地扩容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60%;南部基地有机垃圾处理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两个项目将于年底建成投用;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北部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三期工程(扩容工程)公建配套项目、南部基地卫生填埋场二区(应急)工程前期工作,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二是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短期打通一批、一年建成一批、两年全部完成”的目标要求,以项目早开工、早通车为导向,全力推进全市“瓶颈路”建设工作,2020年共打通“瓶颈路”26条,完成任务指标170%,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今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推进余下12条“瓶颈路”建设,已有1条建成通车,其余11条均已进入施工阶段,并计划在年内完成通车任务。同时正全力加快推进多条市政道路建设,其中西区裕福南路、莲碧街已完工通车,起湾道、青溪路、2号路等道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着力打造外联内畅交通格局。

  (四)支持试点工作,加大对试点镇街的指导和政策扶持。2021年市财政局积极向财政部推荐将中山市三乡镇作为2021年农业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审核通过后将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用于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25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诗华,88221220)

  


http://nync.zs.gov.cn/zwgk/tzgg/content/post_1985163.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