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10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    时间:2021-08-31    作者:

  市政协农业农村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农业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综合市金融局、市财政局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贵委提出的有关金融服务新型农业发展建议切合中山实际,对我市“三农”工作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我们全部采纳,并在具体工作中落实。

  一、关于“政府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拉动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方面。一是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目前,我局已经分别与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农业银行中山分行、建设银行中山分行、农商银行中山分行、邮储银行中山分行、光大银行中山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我市转发了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印发的《共同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并积极贯彻落实。二是严格落实责任。我局安排一名副局长分管,由计财科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引导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持续、及时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二、关于“积极试点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快推进非标抵押物的流转工作”方面。一是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支持金融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围绕农业农村抵质押物,逐步拓宽村(居)贷款抵押物范围,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截至2021年6月末,中山涉农贷款余额466.46亿元,比年初增加86.91亿元,增长22.9%,增速较各项贷款高出14.23个百分点。二是印发《中山市加强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继承和流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农[2014]146号)、《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继承和流转工作指引》(中农农函[2019]488号)等文件,加快推进非标抵押物的流转工作。下一步,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研究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等抵押贷款办法。三是创新授信方式。中山农商银行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运作特点及组织特性制定了“乡村振兴贷”,重点以授信为切入点,衍生至村(社区)账户(租金)管理、资产增值、系统直联等各项金融服务。中山农商银行、中山东凤珠江村镇银行推广“整村授信”业务,目前中山东凤珠江村镇银行已与东凤镇14个行政村建立整村授信合作,中山农商银行将“整村授信”业务从2个试点村拓展至77个行政村,累计给予整村村民预授信额度超160亿元。

  三、关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机制建设”方面。一是印发《中山市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农[2014]135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用于培养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印发《中山市农业“政银保”项目实施方案》(中农农规字〔2019〕2号),市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用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费补贴。三是大幅度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为大力推动我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2021年市财政为农业保险市级保费补贴安排预算资金1670万元,比2020年市级保费补贴资金270万增加1400万元。

  四、关于“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提升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水平”方面。一是印发《中山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险种实施目录(2021-2022年)》(中农农函〔2021〕34号),按要求积极推广省实施目录中规定26个农业保险险种。此外,印发实施《2021-2023年中山市政策性水产养殖天气指数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和《2021-2023年中山市政策性花木种植天气指数保险实施方案(试行)》,满足我市广大农户实际保险需求。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创新,扩大保险范围,丰富保险内容,降低农业风险,增强产业灾后自救能力。二是印发《中山市农业“政银保”项目实施方案》(中农农规字〔2019〕2号),市财政安排900万元作为该项目超赔风险准备金,调动项目合作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推动指导各金融机构根据农村居民缺少抵押物、用款额度小、频繁、利率敏感、用途广泛的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开发出“村居贷”“阳光普惠贷”“惠民e贷”等产品,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和农村产业发展的信贷需求。同时,针对我市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各银行机构基于大数据的线上信用贷款模式,依托上下游生产农户及经销商户长期稳定的交易数据,批量筛选生成授信白名单,通过以点带面,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拓展,有效满足特色农业产业链和生产周期对资金的需求。中山农商银行推出“乡村振兴贷”“花木种植贷款”“脆肉鲩养殖贷”“渔船贷”等特色涉农信贷产品,最高贷款额度500万元,截至2021年4月末,贷款余额为1.68亿元;农业银行中山分行强化农村产业链信贷支持力度,审批通过东升脆肉鲩、坦洲莲藕、神湾菠萝、三角泰山饲料、石岐沉香等5个“快农贷”项目,截至2021年6月末,存量贷款户数14户,贷款余额157.74万元,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

  五、关于“全面开展’农担贷’业务,提高该业务在投放三农资金中的比例”方面。我局积极与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协商“农担贷”与我市农业“政银保”项目对接起来相关事宜,积极与市供销社合作开展中山供销“粤供易贷”项目试点等。此外,市邮储银行也积极与省农担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引导推动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截至2021年6月底,市邮储银行与省农担合作业务累计放款约3.37亿元,其中,2021年1至6月,累计放款7323万。

  六、关于“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互动发展”方面。为把金融支持三农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我市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通过网站、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让“三农”金融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二是通过农业科技、放心农资、农业机械“三下乡”活动,组织金融机构深入村、社区,宣传相关政策,现场解答群众疑问。三是组织金融机构及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等,提高群众知晓度,让农民真正了解政策等。四是精准宣传。对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休闲农业示范点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汇总,或通过微信群、或组织座谈、或亲自上门等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产品宣传。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山市关于实施“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坚”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实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攻坚行动,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农服务和创新,推动涉农贷款稳定增长,推动涉农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件,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新增建成10个移动支付示范镇,创新推出一批金融支农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镇街和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质效。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市种养业品种,连续两年保持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保持正增长;全市至少30%镇街达到移动支付示范镇验收标准。
诚挚感谢你对我市农村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

  专此函复。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18日

  (联系人:马相儒;电话:88221226)


http://nync.zs.gov.cn/zwgk/tzgg/content/post_1984954.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