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全球首创到全球盛会,进博会启示了什么?
东方潮涌,共襄盛举。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拉开帷幕,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将赴进博之约。 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年来,中国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兑现承诺,以进一步开放的积极姿态迎
-
我国科学家首创应用ScCas9定点编辑水稻基因组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将ScCas9蛋白应用于水稻细胞基因位点识别和定点编辑,证实在水稻中有较高的编辑效率,可识别PAM序列NNG基因位点,扩宽了植物基因编辑应用范围。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
-
漳州:出台生猪养殖3年行动计划 首创生猪保险风险补偿
日前,记者从漳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全面推进生猪业稳产保供惠民生,漳州出台《大力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市场供给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生猪养殖生物安全、严格落实屠宰检疫监督管理、建立健
-
北京通州:产量品质兼顾,国际种业园区首创番茄栽培新模式:番茄挂满枝 “甜”出新高度
高糖度番茄酸甜可口,风味浓郁。从通州国际种业园区获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通过新栽培模式种植的3个品种的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8%―9%,对照普通栽培品种5%―5.5%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60%左右。 “我国蔬菜产业正处于由追求数量向高品质转
-
上海首创海洋渔业捕捞气象预警标准,服务效益预计可占渔民总收益的35%
记者从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获悉,海洋渔业捕捞气象预警标准化试点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在全国首次创立海洋渔业捕捞气象预警标准。 海洋渔业捕捞行业“看天吃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捕捞作业,甚至能危及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
我省首创“双深双晚”玉米种植技术 盐碱地玉米实现亩产695.74公斤
695.74公斤!历经5个多小时的实打、测量、称重、测水分、数据计算……10月14日下午1点多,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公布了无棣县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实打测产数据。“试验田3个样点平均产量695.74公斤,对照标准田是454.14公斤。”高瑞杰表示
-
江津全国首创“花椒银行”保底收储 椒农稳产增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6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程雅琦 通讯员 陆海银 苏俊杰)笔者近日从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获悉,江津全国首创的“花椒银行”已经为全区椒农代储800余吨干花椒,农户增收节支170万元,企业增收100万元。“花椒银行”淡储旺销模式有效促
-
旌阳区首创成本保险模式推动生猪稳产保供
近年来,旌阳区针对政策性保险保障能力不足、养殖户生产顾虑较多的现实问题,通过四个“着力”,积极探索生猪成本保险“旌阳模式”,引导养殖户积极补栏,有效推动生猪稳产保供。 一是着力查找症结,摸准生产所需。受生猪疫情影响,2019年全区生猪存栏直线下
-
永泰县农业农村局首创高标准农田和小水利设施综合保险
2021年8月20日下午,永泰县农业农村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泰支公司签订高标准农田和小水利设施综合保险合作协议,并举办签约仪式。永泰县农业农村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泰支公司经理等领导参加此次签约仪式。 据介绍,此次永泰县
-
山西首创政策性农业“四险”试点成功
近日,从省财政厅传来消息,我省今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农业“四险”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成功,将进一步鼓励和保障农业生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