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案例: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盘活利用(吴中区临湖镇柳舍村搭建农房合作社大平台 构建农文旅融合大产业)
苏州吴中区临湖镇柳舍村努力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设立农房合作社成功把休眠的资产变成了财富的源泉,出租闲置农房实现每户每年7.5万到8.5万收益,并产生70多个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一是做好顶层规划引领。柳舍村根据良好
-
犍为县念好 “三字诀”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一是“准”字当头明家底。建立“镇村自查+专班复核”清产核资机制,引导镇村对辖区内房屋、土地等公有资产数量、使用状况等开展自查并建立台账。组建工作专班,对镇村资产面积、账面原值等进行复核,进一步明确权属和管理责任。目前,共清理出镇村闲置公有资
-
山东文登:社会协同,共享美丽宜居新乡村
文登区引导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和文化资源,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开展村企合作,积极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功能,共享美丽宜居新乡村。 (一)整合村内闲置资源,实现富民
-
铜梁:集体经济有活力 闲置土地焕生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5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山坡上、农地里都栽种了佛手,村民们正在佛手林中除草、施肥……在铜梁区东城街道青羊村3组的佛手种植基地,初冬时节的薄雾中,满目皆是忙碌的场景。 “佛手果苗今年秋冬季开始挂果了,大家看到都高兴
-
全市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工作推进会在远安召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及要求,总结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情况,安排全市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等农村改革工作,10月14至15日,市农业农村局在远安县花林寺镇龙凤村召开全市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工作推进会,各县市区农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和宅
-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这个村的闲置地变身“四小园”
今年,北永村积极推动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一批乡村 “四小园”建设项目、乡村道路升级改造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闲置地改造后的小公园 在北永村马洲组,这里的三块闲置地经过改造,已经变成了“四小园”,这三块地面积都不算大,分别为600平
-
麦后复种绿肥:农田秋季不闲置 种养结合效益增
深秋本应是树叶飘落,满目萧条的景象。但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瓦家村的农田里却是一片绿色,生机盎然。这一片盎然绿意要归功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构建的“麦类―豆科绿肥”的生产技术模式。 坐落在黄河岸边的贵德县被誉
-
改革试点进展:昆山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效利用闲置宅基地资源拓展增收新途径)
昆山市通过推动赋权扩能,建立宅基地利用新方向,实现乡村闲置宅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一是规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建立宅基地转让、互换、继承、出租、入股、合作经营6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规范秩序;开展宅基地信息化监管系统与江苏省
-
盘活利用乡村闲置资产 加快引导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百千工程”推介座谈会
9月13日,北京市“百千工程”推介会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会议围绕“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工作的推进与进展、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乡村资源资产的招商推介展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