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疙瘩”种出边疆小村致富梦
新华社长春1月18日电(记者金津秀)时值三九,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南沟村,135个整齐排开的黑色塑料大棚内热气蒸腾,一片金黄。这里头种的可不是一般蔬菜,是一颗颗金疙瘩!村民徐明福乐得合不拢嘴。 和龙市曾是国家级贫
-
一碗螺蛳粉串起一条致富链
一碗粉,不仅做成了俏销各地的网红,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短短5年间,预包装的广西柳州螺蛳粉,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美食,成长为年产值约60亿元的大产业。广西柳州还用工业化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一二三次产业发展,带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螺蛳
-
-
河北:藜麦开启致富路 助力农户增收
住上新家有了新工作,这是脱贫的第一步,但是要想能够稳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还需要有产业的支撑。张北县海拔高、土地多为盐碱地,这样的自然条件虽然差,但也有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当地人利用这些特点发展藜麦种植,为当地持续稳定脱贫提供了产
-
四川凉山:钢梯铺宽“悬崖村”致富路
阿土列尔村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名的悬崖村,曾经这里的60多户村民走出大山要顺着藤梯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绝壁。如今,牢固结实的钢梯取代了藤梯,4G网络的开通也让村子的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
【新春走基层】脱贫致富后的幸福全家福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是贵州省八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7年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带领村户修通硬化路,脱贫致富。新春走基层来看团结村的唐小松一家,春节到来前,他们专门从县城请来了摄影师,给他们全家拍摄了这样一张笑的非常灿烂的全家福。 寒冬时节,大
-
90后驻村书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川凉山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在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是彝族人口大县,扶贫任务艰巨。2019年,昭觉县的姐把哪打村95户贫困人口率先全部实现了脱贫,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千元,而带领这个小村庄走出贫困的是一位90后的驻村第一书记。1月26日的新春走基层让我
-
小瓜子做成大产业 他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致富
种植这种瓜不为皮,也不为肉,财富就藏在肚子里;他发现了小瓜子里的大商机,改变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他紧跟市场导向,想方设法让小瓜子增值。看包庆福如何将小瓜子做成大产业,让产业链良性循环,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致富。
-
小小一根葱,敲开致富门
11月的桂北山区阳光灿烂,天气依然很温暖。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灵川镇山清水秀,美丽的漓江碧波荡漾。双潭村口紧靠公路的地方和村里各有一个大水池,一大早,数十名村民忙着清洗香葱,就近过秤装车出售,男女老少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要是没有香葱,我家很难有
-
只要乡亲能致富 再苦再累也值得
郏县塔林坡村村委会主任刘银仙放下北京的生意,回村带领乡亲建景区建社区建古玩城,她说 只要乡亲能致富 再苦再累也值得 □记者丁需学 1月16日,天空飘着细碎的小雪花,在郏县安良镇塔林坡村红石崖自然村的原址山坡上,56岁的刘银仙正领着一帮村民打扫着她开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