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那曲:发展特色农牧产业 科学养殖增收致富
为了防止返贫,确保农牧民不离乡、不离土就能有稳定的收入,西藏那曲市嘉黎县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吸附在特色农牧业产业链条上,通过基地的科学养殖,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像嘉黎县这样的畜牧业养殖基地,那曲市共建立了39家,覆盖到了900多家
-
甘肃省灵台县:发挥以工代赈“赈济”作用 为脱贫致富“铺路”
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至蒲窝镇五星村半湾社道路,全长12公里,是蒲窝镇通往县城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依托2017年以工代赈项目投资830万元,按照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而成,其中4.5米宽路面长2.77公里,6米宽路面长9.23公里。2017年11月下旬开工建设,2018
-
黑龙江桦南:驻村帮扶出实招 助力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敲开“致富门”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桦南县第五中学驻明义乡东双龙河村工作队积极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户情,主要收入来源,分析发展优势,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使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致富信心,走上小康路。 驻村工作队员悉心服务群众,大事小情有求
-
跟着政策走 种田不吃亏――湖南祁阳种粮大户王海峰的致富密码
湘南的春风吹淡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紧张心绪,带来了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了春耕的步伐。4月2日,在湖南省祁阳县梅溪镇鑫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社员们没有受到疫情影响,正在抢抓时节整地备耕、育秧催芽……联系中荷、刘家、华塘等村的驻村干部也
-
采甘蓝种红薯 贵州紫云线下线上同时销售助农脱贫致富
贵州省紫云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地深度贫困县之一。眼下,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收甘蓝菜,翻整土地继续种下红芯红薯。同时农技部门还积极进行产销对接。 在紫云县白石岩乡,3000多亩甘蓝菜已经到了大面积采收时节,当地合作社把村民们组织起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河北样本】河北饶阳:设施葡萄成了贫困农民致富“金珠珠”
长城网讯(记者吴新光张梅胜张千)4月7日,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刘战功夫妻俩就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葡萄温室大棚,忙着上架、整枝、梳果 刘战功是河北省饶阳县五公镇杨各庄村村民,家里建有两个葡萄温室大棚,每个占地3亩多,在返青麦苗的衬托下蔚为壮观。 今年
-
西藏激活“非遗”资源让百姓居家致富
走进多吉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店铺,数幅长条卷轴唐卡画映入眼帘。文成公主进藏图、尺尊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这一总长105米,由数位画师耗时5年共同绘制的藏族文化发展史创意系列唐卡,是多吉创建画室以来最为得意的作品。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
-
春耕又“春收” 桃乡致富忙
徜徉在粉色的桃花海,农户们人手一根短木棍,一端绑上海绵,戳一下晒干的花粉,再点到枝头的花蕊上。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这样的场景在被称为水蜜桃之乡的无锡阳山镇随处可见。今年桃花开得蛮早,我们要赶点花呢!在地头忙碌的村民沈文英说,点花就是对桃花人
-
确山:蚂蚁山中紫英桃花尽情绽放,本地村民靠种桃走上致富路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华 通讯员段阳东 文/图 春光明媚,桃李争妍。3月25日,漫步于确山县任店镇倪庄村蚂蚁山中的1500亩紫英桃林中,成片成片的紫英桃花尽情绽放、鲜艳夺目、美不胜收,一簇簇晶莹如玉的素洁,一团团楚楚欲燃的粉红,一树树桃花清香袭人,徜徉
-
汤阴:致富“小能手”吕汉华,不仅自己摘下贫困帽,还成了产业带贫人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秦名芳 通讯员张百瑞 今年53岁的吕汉华是汤阴县韩庄镇刘黄村村民,他是2017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他通过种植蒲公英和尖椒成功脱贫。 吕汉华全家3口人,2亩半地,常年种植小麦、玉米。2012年,他妻子患上精神性2级残疾,一直靠吃药维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