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疫增收两不误,村民靠草编“宅”家赚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民有些农产品滞销,有些外出打工受阻,有些出现就业困难。然而威远县高楼村的村民陈梅边看电视边做草编,由自贡市黄市镇工艺品公司上门收购,足不出户每年便有2万元收入。记者21日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每顶帽子收购价降低了一元左右
-
确山:蚂蚁山中紫英桃花尽情绽放,本地村民靠种桃走上致富路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华 通讯员段阳东 文/图 春光明媚,桃李争妍。3月25日,漫步于确山县任店镇倪庄村蚂蚁山中的1500亩紫英桃林中,成片成片的紫英桃花尽情绽放、鲜艳夺目、美不胜收,一簇簇晶莹如玉的素洁,一团团楚楚欲燃的粉红,一树树桃花清香袭人,徜徉
-
岚皋:南宫山下茶叶香 花里农户采茶忙
春光明媚春茶香,又到一年采茶季。岚皋县御口韵茶业有限公司花里村百亩天然锌硒茶种植园基地茶叶长势旺盛,一片生机盎然,采茶工人们忙碌着采茶,难掩春茶开采的喜悦。 时值三月绿意浓,正值春茶采摘“黄金季节”。3月24日,笔者走进岚皋县南宫山镇御口韵百
-
偏僻村成“网红热地” 养鱼妇变民宿管家――合肥一个城郊村的乡村振兴见闻
今年44岁的韩晓娟怎么也没想到,在曹操河上养了20年的鱼,现在竟然在小岭南的民宿里煮起了咖啡。 我家住在曹操河边,过去家里承包鱼塘,以养鱼为生。韩晓娟告诉记者,如今上岸干起了体面活儿。韩晓娟是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村民,上了岸的她现在有了一个
-
乌什县乌什镇南关村村民玛依努尔?吾斯曼家的蔬菜大棚里
惠及1099户困难群众,去年我分到一座拱棚,辣椒卖了个好价钱,玛依努尔一家是众多靠蔬菜种植脱贫的农户之一,从2018年起,”玛依努尔说,当年就有1万余户贫困家庭受益于此项目,阿克苏地区在巩固脱贫成果时继续扩大订单蔬菜种植规模,我也顺利脱贫了。 目前
-
商南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鼓励村民自备容器
今年以来,商南县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遏制城镇垃圾违法违规向农村地区转移,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环境干净整洁。 完善农
-
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让土地活起来 让群众富起来
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中)在阳光大棚了解村民种植火龙果的情况。 记者 齐小英摄 志丹县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全县109个行政村有1111个村民小组。村民大多分散居住,远远地“见个面面容易”,近距离“拉话话难”。 “下乡一周,吃住在村民家里。”对志丹县委书
-
留坝县松树坝村的食用菌接种队
初春时节,在留坝县紫柏街道办事处的食用菌基地里,杨玉琴和队友正手脚麻利地给食用菌接种。6名队友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消毒、打孔、接种、覆膜……175筒菌棒在5分钟内就完成了接种。 杨玉琴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就已经接种了30多万
-
铜川:乡村开启“美颜”模式
2019年以来,铜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八清一改”要求,达到“八不八保”标准,坚持示范引领与分档推进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常态化监管相结合,沿线环境治理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按照市级推进、区县主抓、乡镇发
-
大地做琴 梯田为弦
近年来,铜川市宜君县大力推广地膜玉米,亩产已升至2000斤,创造了西北山区粮食高产的奇迹,15万亩地膜玉米更让该县成为全国高产玉米示范县、“陕西地膜玉米第一县”。 图为清明时节,沿210国道蜿蜒的山路进入宜君县,沿途层层叠叠的地膜玉米梯田里,忙碌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