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胶州:“炕头经济”让村民“宅”得住
新华社青岛3月1日电(记者张旭东)2月29日,在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魏家屯村一家农家小院里,散落在炕头的首饰配件正被组装成一件件成品,而整个流水线就是魏学信一家三口。 我负责插板,老伴负责装袋,儿媳妇负责贴标签。74岁的魏学信说:儿媳平时就在首饰厂
-
互联网改变了小山村
真想不到,这个大巴山深处、只有900户农民的三沱村,竟然有10多家快递公司的代理点,几乎家家户户是电商、微商,漂亮的农家丫头还穿着汉服,在这里进行网络直播卖脐橙。 三沱村隶属于重庆奉节县安坪镇,绝大多数村民以种脐橙为生。以前,年头不好的时候,一
-
北京:疫情期信息“上门”服务解村民难题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安定于家务村民韩静伟种植的3棚油菜出现了滞销,急得一家人在棚里直打转。家住魏善庄镇河南辛庄村的毕维良,得知此事后,把这一消息发送到了北京市益农信息社建设的村群进行销售推广。不久后,3个村群掀起了预订热潮,5天时间内就卖出1100
-
宁夏西海固:“抗疫”“战贫”两不误
初春时节,六盘山的黄土地还未完全解冻,曹垴村里已经响起了挖掘机的声音。 我们要争取两三个月内把扶贫车间建起来,到时候能带动本村20户贫困户就近务工。曹垴村驻村第一书记席国宁说。 曹垴村是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的一个贫困村,地处苦瘠甲天下的西海
-
河北青龙:“扶贫车间”搬到炕头上
新华社石家庄2月19日电(记者郭雅茹)室外,风雪交加;室内,张金华坐在暖和的炕头上穿针引线,缝制手工艺品。青绿的鸡冠、黑亮的眼睛、胖乎乎的身子,一只民族风布艺小鸡在她手上一点点缝制成型。这原本应是在工厂里做的工作,疫情当前,村里把扶贫车间搬到村民家中
-
付丽娟:奔跑在战“疫”路上的扶贫专干
在同事眼中,她是位战士,干工作不知疲倦,遇到困难总能破冰前行;在家人眼中,她是个大忙人,值班加班是家常便饭,电话常常响个不停;在村民眼中,她是个平易近人的女干部,有问题找到她,指定妥善解决。她,就是尉氏县邢庄乡屈楼村80后女包村干部,扶贫专干
-
新乡村医李占贵:对全村100多户村民“知冷知热”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马丙宇) 李医生,你这有口罩卖吗?要买口罩的话我这里没有,你如果有急事出门可以到我这里先拿个。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每天奋战在抗疫一名村医,新乡市凤泉区五陵村村医李占贵,却将自己去年库存的200多个口罩无偿送给了有需求的村民
-
省残联驻村工作队:人勤地不懒 战“疫”春耕忙
2月20日,李强(中)和鲁杨(左)为罗村东岭组村民吴亮发放马铃薯种子,鼓励他疫情当前不要恐慌,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开展春耕生产,确保今年收益不受损失。记者 喜顺摄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陕西省残联驻村工作队以“党旗引领守初
-
子洲:有机蔬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阳春三月,走进子洲县砖庙镇曹家沟村的有机蔬菜大棚里,一株株青翠欲滴的秧苗上挂满了西红柿、辣椒、黄瓜等有机蔬菜,春意盎然,果实累累。 “我们的蔬菜刚刚卖了一些,集体经济已初见成效。这些有机蔬菜是真正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所以
-
战疫情 促增收|金台:复工复产燃起村民致富信心
贫困户尹亚军提着篮子采摘草莓。 西部网讯(通讯员 张欣)“想着疫情耽搁了今年增收,还不知道要到啥时候。” 3月4日,记者走进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五七村果蔬菜大棚,一棵棵秧苗油绿茂盛、长势喜人;一颗颗草莓鲜艳欲滴,咬一口满口芳香……在这里,记者见到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