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君县山长河村 环境治理让村民日子美滋滋
山长河村村民在干净的家门口拉家常 通讯员 王娟 米媛超摄 “以前的路都是土路,走路都是一鞋灰,更不要说下雨了。还有以前的老土窑,下雨漏水漏得人害怕,老害怕房子塌了,吃水都是从沟底下担水。”宜君县云梦乡山长河村村民石顺莲说:“不过现在好了,你看
-
甘肃陇南:“拆”与“治”打造美丽乡村
央广网陇南3月31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张磊)我家原来住着土坯房,在2018年,在政府的补助下,我把老房子拆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今年,政府又给我们提供补贴,让我硬化院子,村子变漂亮了,我们家也不能再破破烂烂的。 阳春三月,走进甘肃省陇南市,
-
贵州丹寨:千亩扶贫茶园赶采春茶 助贫困村民就业
眼下正是南方明前茶采摘期,贵州省丹寨县1000亩扶贫茶园的春茶陆续采摘,制茶企业也纷纷复工复产,组织当地贫困村民进入茶园赶采春茶。 在贵州省丹寨县的扶贫茶园里,百余名茶农正挎着小竹筐穿梭在茶园中,按照一芽一叶标准,娴熟地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
-
踏青赏花好时节 乡村民宿游持续升温
近日,安徽黄山徽州区蜀源村的百亩油菜花迎春绽放,金黄一片。踏青赏花的游客纷至沓来,不少游客选择住在当地的特色民宿。感受传统徽州文化。 游客:风景太优美了,然后空气又特别特别新鲜,到这里来,人的心情都非常开阔,眼前一亮。 民宿经营户 方院英:我
-
辣子村的路通到“心头”
从贵州剑河县城出发,车子沿着水泥路缓缓前行,弯道一个接着一个,短短6公里路程、走了约30分钟后,记者来到辣子村。 这是一个被大山拥抱的苗族村寨,299户1507人全是苗族。走进村里,只见一栋栋吊脚楼立在茂密的林间,刚翻过土不久的田里,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
迎来春天的燕茶村
春风和煦,雨后的茶山绿意盎然,身着民族服饰的侗族妇女忙着采摘春茶。村里,叮咚作响,多户村民正在起新房,亲戚邻居纷纷前来帮忙。 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的燕茶村,是典型的高山侗寨,属于深度贫困村。近年来,村里大力培育茶叶和油茶产业,侗族同
-
“天梯”上的巨变――新华社记者蹲点大凉山“悬崖村”见闻
美姑河一路向北,奔腾不息。 记者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县城出发,来到支尔莫乡的狮子山脚下,著名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勒尔社就藏在云端上。 微风送来阵阵清冽的花香,寻香而去,是一大片脐橙林。你们来得不是时候,橙子都摘完了。驻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
-
“懒汉庄”改名记
懒汉庄不养懒汉,3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靠双手脱贫致富,但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的小村庄却被称为懒汉庄,缘由何在,说法不一。 懒汉庄原名阳坡庄,是河南省卢氏县朱阳关镇漂池村的一个自然村。有人说,阳坡庄地处朱阳关、五里川、瓦窑沟三镇交界处,山大沟深
-
3万人大搬迁――泥石流上的扶贫奇迹
收到网上预订的生日蛋糕,贫困户袁双有把老母亲搀扶到客厅,点亮蜡烛后,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从山上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搬到城里结实宽敞的楼房,还能这样给母亲过生日,年过半百的老袁以前想都不敢想。 袁双有的家原本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舍块乡新山村。201
-
“黄房子”披绿衣――设施农业助力南疆村民脱贫
回去先打开通风口,20分钟后关上,棚内温度稳定在24℃,大家记住了吗?农业技术员宋思镁对坐在面前的村民说,西红柿温度管理先讲到这,下午三点我们讲农药配比。 68岁的宋思镁是新疆于田县色日格奥依村的农业技术员。1997年,宋思镁从山东临沂举家迁至新疆。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