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已发放职业培训券超800万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27日表示,截至三季度末,已有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发放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共计发放863.91万张,已实际使用超208万张。 刘康是在当天召开的人社部2021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上述情况
-
我国为世界大豆精准选种“定标”
9月9日,“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碑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落成。该标识碑矗立于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黑河43”的育成地点,即黑河市爱辉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位于北纬50°15′,东经127°27′,海拔168.5米。 该标识碑的确立使全球不同
-
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82个
9月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介绍,多年来,知识产权系统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独特优势,通过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助力全面小康,取得显著
-
-
植物工厂60天收获 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 减半重要突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要突破,将传统大田环境下120天以上的水稻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这为加速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http://www.hljag
-
打造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中国北药智慧产业园投入产业运营
29日,位于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的中国北药智慧产业园产业馆正式开放,标志着省百大项目――中国北药智慧产业园开启全面招商,正式进入产业运营,全力打造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http://www.hljagri.org.cn/nykj/kjdt/202107/t20210730_820542.htm
-
严昌荣:我国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的解决之道在哪儿?
2020年9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颁布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及监管等环节予以规范。《农用薄膜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农用薄膜监督管理,防治农膜污染,保护
-
登高望远 脚踏实地――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看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登高望远 脚踏实地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看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令人关注。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在对我国野生荞麦资源摸底调查研究中,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现了蓼科荞麦属一个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长花柱野生荞麦。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发表于《植物分类》上。 团队
-
我国建成覆盖全域的高精度“数字土壤”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由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联合我国12家专业科研院所,历时21年共同完成了覆盖我国全域的高精度数字土壤。这是我国迄今最完整和精细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记载。 所谓数字土壤,就是数字化的土壤,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