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大豆保障我国食用大豆完全自给
近日,记者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的中国大豆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近十年,该所大豆科研团队培育的中黄系列大豆新品种在黄淮海主产区占主导地位,中黄系列新品种63个(含扩审),其中国审品种12个,品种适宜种植区域覆盖北纬20度到50度的
-
如何在化肥农药减施情况下实现增产增效――我国设施蔬菜生产获得突破性进展
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可供游客采摘的玻璃温室,也应用了专家团队提供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资料图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科院获悉,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四位
-
我国首次发布超强筋小麦品种,四席山东有其二
两大排烘焙好的面包摆在长桌上,袋子上写着编号,除了作为对照的是“加西硬红春2号”,哪个面包出自哪个品种都没人知晓。专家们的桌子上,则摆着所有对应编号的面包切片,每人一套。这可真是个仔细活!专家们细细端详切片的大? ⒔峁埂⑽评怼⑵?孔、弹性等?
-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论文总体竞争力和专利总体竞争力均居全球第二。 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
-
我国已构建大规模斑马鱼定向基因突变体库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等24家科研单位的学者组成的学术联盟,历时6年,成功构建大规模斑马鱼定向基因突变体库。这一基因突变体库通过设在中科院水生所的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对科研人员开放,具有重大社会效益。
-
我国科学家首创应用ScCas9定点编辑水稻基因组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将ScCas9蛋白应用于水稻细胞基因位点识别和定点编辑,证实在水稻中有较高的编辑效率,可识别PAM序列NNG基因位点,扩宽了植物基因编辑应用范围。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
-
我国增值肥料产量居全球之首
伴随我国农业开展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一场减肥增效的绿色转型升级正在化肥行业快速推进尿素、磷铵、复合肥等大宗化肥进入转型期。2019年全国增值肥料总产量达1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高效肥料品种。 这是记者11日从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9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