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兴 日子美
近年来,桑日县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目前,该县葡萄种植面积达2000亩,带动当地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图为该县葡萄种植户扎西措姆在打理葡萄园。记者 段敏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cn/xwzx/tpxw/202008/t20200811
-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狠抓措施促就业 稳定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促就业。引导返乡农民工领办合办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社,开办家庭农场,兴办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开展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1个,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44家;培育农民合作社
-
荒山种“金果 榄树助增收
金堂县将油橄榄作为龙泉山生态植被恢复和振兴乡村的重要产业来抓,以建设油橄榄特色的产业融合示范区、架构融合型油橄榄产业发展新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油橄榄基地建设、加工、品牌、旅游融合发展。 (1)因地制宜建基地。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大力推进油
-
富锦市小毛葱助农闲村民增收
(王喜双) 富锦市积极开展“挂锄期”农民转移就业专项行动,组织当地农民向富锦市紫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收入。 富锦市紫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座落于大榆树镇,地处同三公路东出口处,该合作社拥有日光节能温室8栋,大棚60栋,流
-
富锦市大榆树镇: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 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荀文文)连日来,富锦市大榆树镇紫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毛葱种植地块一片红火的收获场面,起收毛葱的农民排起了一条条长龙。今年,合作社毛葱种植面积1000多亩,预计本月末全部起收完成。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n/nydt/nydtsn/202008/t2020
-
商水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增收500斤
“今年我在园区种植2000亩小麦,平均亩产1300斤,个别地块亩产1500斤。而在我们村东坡园区外种植的20亩小麦平均亩产只有800多斤。同样的坡地,同样的小麦品种,同样的肥料,为啥不一样的收成。原因就是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水利设施建设条件好,旱能浇、涝能排
-
融水:电商带动七千多贫困户增收
融水苗族自治县上半年电商交易额8700万元,帮助贫困户销售价值4000万元农产品。今年,该县利用电子商务带动7621户贫困户增收。 ????该县将电子商务作为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增收致富、增加就业的举措。该县建有2000平方米电商中心产业园,集平台搭建、营销推广
-
东宁黑木耳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东宁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黑木耳主导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黑木耳全产业链扶贫,带动全市贫困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3785万元,建设了黑木耳菌包厂、黑木耳吊袋大棚等项目,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提供了产业
-
科研人才驻扎汇聚智慧力量:“科技小院”助低收入村增产增收
缺技术、缺人才严重制约农村致富。如何留住专家、留下技术,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种花”?西集镇车屯村、耿楼村、吕家湾村三个低收入村将推进建设“科技小院”,以智慧助力农业绿色增产增收。 近日,区有关部门在西集镇吕家湾村组织召开“科技小院”推进工
-
北京昌平:金灿灿的黄花菜,成了村民致富的“黄金菜”
8月正值黄花收成时,日前,记者在昌平区流村镇老峪沟村的种植基地里看到,遍地黄花开的正艳。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试种摸索,如今,村里种植的60亩黄花,在7月中旬-9月中旬的采收期内,平均每亩的稳定产量在2000斤-30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