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手”到“主管”――扶贫车间改变了她
1月9日,在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六峰村扶贫车间,程春霞(左一)抱着待检的服装走向检查区。 1月9日,在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六峰村扶贫车间,程春霞(右)和缝纫工沟通服装质量问题。 从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寻求工作,到一年后担任扶贫车间的产品质量管理员,甘谷县
-
张鼎全:献身青藏线的“青藏高原模范干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刘小红)在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军史馆内,一尊塑像伫立在聚光灯下,塑像上镌刻着张鼎全三个大字。来参观见学的官兵都会在这里驻足瞻仰,缅怀先烈,聆听英模光辉事迹。 张鼎全,陕西省淳化县人,1953年生,1969年入伍,1971年入党,历
-
黄玉印的扶贫“攻心计”
4年前,刚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大库联乡康卜诺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玉印拿着自己设计的贫困户心理调查表入户走访时,贫困户笑他城里书记净搞虚的。4年来,黄玉印根据贫困户的心理情况和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解决扶贫中遇到的问题,摸索出一套扶贫攻心计,村民
-
“韦八弟”盼新春
即将在新屋里迎来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韦八弟有些激动,颇像童年临近年关时的心境。 韦八弟名叫韦依,因在9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8,被喊作八弟。已经45岁的他说,小时候盼着春节,惦念的是可以吃顿好的。 记忆中丰盛的年饭,不过是多了一只鸡和几个鸡蛋。木结
-
“90后”大学毕业生梅州当农民 建千亩水稻基地
位于广东梅州蕉岭县的夫妻树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通讯员供图 2017年,由一群90后大学毕业生组成的南山寿农业创业团队进驻广东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至今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建了1000亩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所产大米源源不断销往珠三角地区,
-
刘廷洲的“电商2.0脱贫秘诀”
深秋,湖北省十堰市大山深处。 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冒头,郧西县下营村村口就一派繁忙景象。申通、圆通、顺丰等快递公司的配送车辆来回穿梭,村头的电商中心门口停满了武汉、河南等地牌照的轿车,不少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正在洽谈曾被阿里巴巴集团授予中国淘宝村
-
“带电”第一书记“点亮”贫困之家
在米村镇拐峪村,郭振伟为贫困户李长安家改造电力线路(1月14日摄)。 在米村镇拐峪村,郭振伟(左三)和贫困户李长安家人谈心,鼓励他们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1月14日摄)。 2015年7月,时任国家电网河南省新密市米村供电所副所长的郭振伟来到米村镇拐峪村任驻村
-
郭寒滨:“百姓小事,我的大事”
郭寒滨(右一)正在看望动员贫困户搬迁。 山西日报通讯员摄 国庆期间,山西省五寨县百梦园小区的贫困户马美莲喜笑颜开。她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住进了新装修的楼房,不久就能供上暖气。共产党真好,国家扶贫政策真好。如今的新家,扶贫医院、幼儿园、小学、初
-
城乡融合推动共同富裕
推动城乡发展从低水平不平衡到高质量相对平衡,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11/t20211130_82523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
-
“金疙瘩”种出边疆小村脱贫梦
时值三九,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南沟村,135个整齐排开的黑色塑料大棚内热气蒸腾,一片金黄。这里头种的可不是一般蔬菜,是一颗颗金疙瘩!村民徐明福说。 和龙市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靠近中朝边境,地理位置偏僻,缺乏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