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酸碱土壤砷转化谜题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揭示了虾壳生物炭对好氧条件下酸性和碱性土壤砷转化的双重作用,揭示了虾壳生物炭介导的土壤砷转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炭(Bi
-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重塑棉铃虫产卵行为模式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阐明了二氧化碳作为关键化学信号调控棉铃虫产卵行为的分子和神经机制,揭示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可能对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
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多样性被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高产育种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SWEET糖转运蛋白在绿色植物中的起源、进化过程及功能分化,明确该蛋白的进化轨迹及功能多样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
-
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在京召开
7月15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与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常务秘书罗家良在京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 张治礼回顾了中新双方在农业合作机制建设、经贸投资、科技交流等领域取得
-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绘制出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揭示了RNA甲基化在调控大豆蛋白表达量中的作用,并利用蛋白质组数据挖掘出调控大豆发育的新表观因子 MTBa。相关研究
-
黄麻纳米纤维素可作为微塑料的“解毒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功能因子利用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通过调节“菌群-甘油磷酸代谢网络”缓解微塑料等环境污染物诱导产生的损伤。该研究为植物源纳米纤维素作为消减环境污染
-
从病原体到肠道共生伙伴的新认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畜禽细菌性传染病风险预警与防控团队探讨了芽囊原虫在健康与疾病中的多重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上。 芽囊
-
农业农村部召开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座谈会强调 部校合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座谈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
-
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阿维菌素的绿色制造新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创新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阿维菌素,有望拓展阿维菌素绿色制造新模式及其农业应用场景范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
-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蹲点调研交流会强调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7月8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蹲点调研交流会。中央第四指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运用蹲点调研成果,切实提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