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库首脱贫记事
坐落于三峡库首的湖北省秭归县,以屈原故里闻名遐迩,但自古却是巴山楚水凄凉地。 曾经困顿于大山,如今迎来好日子。精准扶贫以来,秭归先后有72824人脱贫销号,贫困发生率从24.23%下降至0.09%,并于2019年4月脱贫摘帽。春节将至,记者走访发现,在生活转好
-
楚雄州元谋县那能村:脱贫路上有花香
天然温室元谋,暖冬里艳阳高照。走进元谋县老城乡那能村,郁金香、火龙珠、洋桔梗争奇斗艳,帝王花、海星、勿忘我缤纷绚烂,情人草、水晶花、小葵花竞相开放虽已到严冬时节,这里却鲜花遍野,引人驻足。 过去,那能村委会虽然地处坝区,但村民主要靠传统种养
-
袁凯:“小城故事”写春秋 电商远山结穷亲
袁凯,不仅是重庆创新创业促进会城口分会秘书长、城口县人大代表,还是城口县电商协会会长、小城故事(重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并拥有一个36人的电商创业团队,今年三月,还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电商与袁凯,似乎与生俱来就有着密不
-
战太行:这条“天路”不简单
在太行山区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村的峭壁上,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天路的挂壁公路,公路全长7.5公里,从1962年开始修建,历时30年开凿建成。挂壁公路通车前,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锡崖沟村村民前往县城要花大半天时间。如今,锡崖沟挂壁公路已成为距县城不到一个小时
-
将“朽木”化成“宝”:大别山深处的创业青年
图为院子里的木材原材料 刘亮 摄 中新网安徽岳西12月8日电(刘亮)安徽省岳西县的大别山深处有一位特殊的木匠家,她虽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木材雕刻专家,但却巧妙地将这些废弃的木材变废为宝。 这位木匠家名字叫方红,是岳西县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之一。2014
-
生态扶贫故事:海归小伙 山里驯鱼
留学归来钻研土著鱼养殖,姜雨杰带动大理山村脱贫 海归小伙 山里驯鱼(小康路上绿色力量生态扶贫故事③) 姜雨杰(左)正在筛选成熟的种鱼。?S 曦摄(人民视觉) 养殖合作社基地一角。李灿美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学经济管理,却瞄准了土著鱼养殖;留学归来,却
-
“粗人”出“细活”――重庆武隆区村支书李成兴的扶贫故事
一听记者来访,李成兴心里打起了鼓。我就是个粗人,文化水平也不高。天天干的是和群众打交道的事,有啥子说事嘛。 在重庆武隆区羊角镇永隆村,当了20多年村干部的李成兴,其实粗中有细,故事不少:规划扶贫产业,他知道小而美的好处,猪腰枣、脆桃、脆红李等
-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20个月,奔走5万公里,更换15个轮胎……与时间赛跑的极度贫困村第一书记
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地处千山万弄之中(2019年1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将汽车备胎放入后备箱(2019年12月16日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右)在扶贫养殖场了解乳鸽的生长情况(2019年12月16日摄)。 驻村20个月来,平均每
-
广西深度极度贫困县集中力量打好“四大战役”
新华社南宁1月15日电(记者何伟)记者近日来到广西极度贫困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葛家村龙母屯,看到部分贫困户搬迁进城后,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许多贫困村民享受危房改造项目建造新房,整个屯像一个大工地。 龙母屯村民蒙健英家原来住的是木瓦房,梁柱不稳固
-
走遍巴山蜀水 这里风景最美――记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干部群体
曾经的巴山蜀水,因它的俊美为外人熟知;如今的巴山蜀水,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因为一群群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扶贫人的付出,将被这里的人们永远铭记。 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3倍多,他却倒在了阵前 8月13日,河南省内乡县板场乡文龙村村委会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