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县:土蜜“酿”出幸福来
进入六月,位于徽县北部山区的麻沿河镇河西村“背篼蜜”经过一年时间的酿造,终于迎来了收获期。蜂农们通过摇蜜、过滤、静置、包装,将一瓶瓶原生态、无添加的优质好蜜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送到每一位食客的餐桌上,共同分享一年的幸福甜蜜。 河西村历史上就有
-
临泽5700亩高原夏菜开始二茬移栽
连日来,在临泽县平川镇陈军西瓜专业合作社,头茬高原夏菜已收获完毕,二茬高原夏菜移栽工作全面展开。 陈军西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军介绍道:“5月25号第一茬收割完毕,其中西兰花每亩产量达到两吨以上,地头价四块多钱。上半年种的蔬菜销售非常好,经济效
-
瓜州县持续用力 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产业
近年来,瓜州县围绕“稳增长、优供给、强安全”的目标,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申报,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有力有序推进全县畜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狠抓标准化生产。以牛羊设施养殖为重点,大力推广肉牛冻配改良、绵羊温精
-
瓜州县不断壮大蜜瓜产业发展“五根藤蔓”
今年以来,瓜州县持续扩大“瓜州蜜瓜”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倾斜,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建基地园区、签订单种植,大力推动蜜瓜产业发展。 一是提升蜜瓜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瓜州镇、南岔镇、西湖镇、广至乡、梁湖乡等蜜瓜种植乡
-
武都: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为了提高武都茶叶产业经济效益,切实增加群众产业收入,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武都区通过科技管护和龙头企业带动,有序推进了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春季以来,武都区不断加强茶产业技术指导,邀请区茶叶站技术人员对各村茶园管护队队员进行科学化、系统化
-
临泽:盐碱地养出肥美蟹
“这边投放的蟹苗都是从海水里放到淡水里慢慢淡化,才开始引过来养殖的,而我们古寨蟹庄这边有天然泉水,地是盐碱地,特别适合螃蟹生长,成活率高。”看重当地良好水环境的临泽县古寨小伙王宏斌借力螃蟹喜碱性水特点,将远在沿海地区的青蟹跨越几千公里挪到
-
高台 小小马铃薯 扶贫大产业
高台县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做强做大马铃薯产业,使之从救命薯、温饱薯向脱贫致富薯转型。 该县奇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已经吸纳社员211户,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1000多户农户种植马铃薯,自 2014 年以来,合作社成员中有 42 户贫困户实
-
庆城 小瓜子成为富民强村大产业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庆城县创新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贫困群众能够直接受益、短期见效、持续增收的扶贫产业,通过政府扶持、合作社统一经营带动、群众入股参与的方式,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庆城
-
瓜州县“特色枸杞”成引领群众脱贫致富“金果果”
近年以来,瓜州县因势利导,大力扶持发展枸杞产业,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企业带动,大力推进枸杞产业龙头企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高效农业发展力度,狠抓枸杞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探索推进“政+产+学+研”枸杞技术创新和研发模式,引进一体化枸杞精深
-
临泽新华镇:高原夏菜铺就“致富路”
眼下,正是高原夏菜收获的时节,在临泽县新华镇奇苗育农精品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10多名工人正在有序地铲菜、削菜、装车,发往福建、广东、上海等地。 奇苗育农精品果蔬专业合作社经理王志军告诉笔者:“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高原夏菜260亩,190亩的菜心和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