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南华:农特产品进万家门
2020年,南华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各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县4480万元的野生菌、核桃、蜂蜜、古树茶、火腿等农特产品,搭载消费扶贫“快车”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广阔市场,有效破解了农产品销售
-
脱贫户“嵌”进产业链
立春后,气温回升。一大早,代美荣快步赶到地头,掀帘走进大棚。脚边,一堆堆红薯苗轻舒叶面,青翠可爱。她抓起一捆,夹在腋下,顺着地垄,开始插秧。地皮湿过,土质酥松,手指捏苗,并拢一摁,便定入土中。再抬头时,眼前涌出一片绿色。“早种三天,卖得早
-
新疆畜禽种业提升计划获2911万元支持
近日,自治区下达2911万元现代畜禽种业提升专项资金支持5个畜禽种业提升计划,用于科研院校、育种单位开展联合育种攻关。 为加快畜禽种业发展,持续推进肉牛肉羊遗传改良,2020年,我区制定了《农区高效肉羊品种选育推广计划(2020―2025年)》《多浪羊品种
-
原州区发展村集体经济 拓宽脱贫富民路
2020年,原州区因村施策,创新发展模式,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区11个乡镇14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工作机制更加有力。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农业农村、财政、扶贫、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建立了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专班
-
我区出台办法 秸秆综合利用最高可获千万元奖补
为充分调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近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自治区糖业发展办、自治区财政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暂行)办法》,秸秆综合利用成效突出的县每年最高能领到1000万元的奖
-
田东:电商进农村 特产销八方
“以前村里的芒果都是商贩上门收购,每公斤只有4元左右,农民赚不到什么钱。现在多了一个网上销售,价格就翻了倍。”尝到电商甜头的田东县德利村90后姑娘吕小莲感慨。几年前,她从广东辞工返乡创业做电商收获颇丰,2020年仅芒果的线上销售额就有100多万元。
-
产业扶贫稳增收
日前,在凤阳县刘府镇苍张村“佳博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塑料大棚内,不少村民正在采摘辣椒、西兰花等蔬菜。 “蔬菜基地共820多亩,种植最多的就是这种红椒,都是订单式生产,不愁销路。”基地负责人孟庆兵说。据悉,孟庆兵2016年返乡创业,创办“
-
牡丹江市99.8万元扶持23户绿色食品企业健康发展
(丁国新)日前,从牡丹江市财政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大全市农业比较优势,截至目前,市财政局在资料审核与实地踏查后,已筹措并拨付绿色食品专项扶持资金99.8万元,惠及绿色食品企业23户,发放扶持
-
农交会新疆展团签单上千万元
11月30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落幕,交易会期间,新疆展团现场销售收入201.43万元,签订购销合同1208万元。 新疆展团在本届农交会的扶贫展区、地理标志展区和市场化展区进行了集中展示。其中,从南疆地区遴选了30余家企业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品
-
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
近日,铜陵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新增农村产品上行超1000万元的电商经营主体4家,新增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7个以上,全市农村产品网销额增长20%以上。 据了解,铜陵市将聚焦农村产品上行,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