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南区 圆池养鱼不愁销
11月24日,在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陈索村鑫泉循环养殖专业合作社,用铁皮围成的直径10.5米、高1.5米的几个大圆桶紧挨着,防水布裹在桶上。“这是路基养鱼池。”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抓一把饲料撒下去,原本平静的水面“沸腾”起来,鱼儿争相抢食。 近年来,港南
-
西林:粤桂协作扶持村集体经济
11月22日,在西林县那佐苗族乡上马草村,脱贫户何忠良在村里的养殖场喂黄牛。他说:“村里刚卖掉5头,收入4.28万元,还存栏33头。”广东深圳市罗湖区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帮助上马草村建成黄牛养殖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自开展粤桂协作以来,罗湖区投入73
-
长乐古槐镇屿北村:“乐捐”400万元 “屿北面子”倍靓
一面面色彩斑斓的移风易俗主题墙绘,书写着文明新风,如今走在长乐区古槐镇屿北村,处处充满生机,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文明的新风正在涤荡乡村。 最近几年,屿北村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和破除陈规陋习工作,多措并举,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统一全村红白
-
岑溪:拓展产业链 铺就致富路
“老黄,你家林地共42亩,现计划统一打包租出去发展茶产业,你是否同意?”近日,在岑溪市水汶镇云会村茶园核心示范区项目现场,云会村支书陈桂泉问年近八旬的村民黄超奇。 “同意,我年纪大,干不了活了,很高兴能从发展特色产业中获益。”黄超奇欣然签订了
-
“葱满”希望奔小康
10月18日,天刚蒙蒙亮,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的农户就忙碌起来。香葱种植大户黄润全一打开开关,自动喷淋系统就开始浇灌葱田。“几年前还要到河边挑水,现在只需动一下手就能完成灌溉,很轻松。”他说,去年家里种植香葱10亩纯收入26万元,预计今年收入更多。?
-
海林市生猪养殖惠民生
(刘凤玲) 生猪养殖业牵动着百姓的“菜篮子”,也关系着群众的“腰包”。时值深秋,初雪飘落,位于海林市海林镇大石头村的生猪养殖园区项目却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产增收的机会。 据介绍,大石头村
-
监利毛市镇光荣村飞来“金凤凰”
日前,监利市毛市镇光荣村与湖北博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达成合作意向,该村将87亩机动田流转该公司种植博落回。仅此一项,每年至少可为该村集体收入带来8万元的收益。博落回为多年生草本,入药能治跌打损伤、关节炎、汗斑、恶疮、蜂螫伤及麻醉镇痛肿。
-
昭平“一片叶子”户均年增收2.1万元
“茶叶采摘周期长,市场需求大,更重要的是,茶产业还能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9月23日一大早,昭平县昭平镇塘山村村民陆远凤就赶到茶叶基地,开始了一天的采茶工作。 连日来,昭平县昭平镇塘山村的村民们忙着采摘茶叶。“村民们在茶叶基地里采茶,每天
-
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 我市获省政府督查激励1000万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近日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省政府决定对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的地方给予省级专项奖励资金5000万元,我市荆州区、石首市两地分获500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
以美为兴
沿着新207国道往南行驶不到两公里,便到了襄城区尹集乡江??村,这个昔日村民收入单一、村集体经济单薄的村,如今一跃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短短几年时间,它是如何做到的,现在村里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日前,记者来到该村一探究竟。 刚进村口,便见一口堰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