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白茶产业带活一个村 平均每人每年增收8000元
“以前,村里刚种植白茶时,村民们都不看好。现在看到白茶加工厂建起来了,大家意识到,这个产业会带‘活’整个村的发展。”昨日,谈起村里正大力发展的白茶产业,涪陵区同乐乡实胜村党支部书记冯小红说,从兴建茶园到修建白茶加工厂,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
一个浙北小县的生态智慧养殖之变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湖州德清县禹越镇,水产养殖远近闻名。黑鱼养殖产业在当地已有20余年历史,是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统计,镇上黑鱼养殖面积达6240亩,约占全省30%以上,年产黑鱼1万余吨,去年销售额达1.8亿元左右。 黑鱼养殖带旺
-
贵州一个极贫乡镇的产业变迁
贵州省长顺县代化镇,一个地处贵州麻山腹地的乡镇,石漠化严重。 几年前,记者曾数次路过这里,当时一条狭窄的街道,一遇赶集,就堵得水泄不通。如今回访,集镇修了外环路,面积扩大了一倍,容貌焕然一新。 以前镇政府对面就是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所以每次领
-
山东临沂一个乡镇的“荒山之变”
新华社济南5月7日电(记者邵琨)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的一处山坡高台上,放眼望去,道路两侧有绿植,平整的土地上有一片片果树、花卉,远处的玫瑰湖波光粼粼 然而,以前这个地方却并非如此。受几十年前挖矿影响,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山坡上部杂草
-
偏僻村成“网红热地” 养鱼妇变民宿管家――合肥一个城郊村的乡村振兴见闻
今年44岁的韩晓娟怎么也没想到,在曹操河上养了20年的鱼,现在竟然在小岭南的民宿里煮起了咖啡。 我家住在曹操河边,过去家里承包鱼塘,以养鱼为生。韩晓娟告诉记者,如今上岸干起了体面活儿。韩晓娟是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村民,上了岸的她现在有了一个
-
正阳:拼椅子作床,“宅”在岗位忘了家――救灾干部王留泽一个能顶十个用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华 通讯员王化远 张群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请缨,自愿到居住复杂的局家属院卡点执勤,并担任楼长和红色代购员。他负责局救灾工作,整天奔波在办公室执勤点两点一线,家 对他来说已经忘到脑后。 他就是正阳县民政局救灾办主任、
-
孟州残联副理事长杨贵吉: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绝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冯佳志 通讯员贾黎明 李维丽) 3月18日,在孟州市掌柜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刘艳军正在生产线上忙碌上料。他动作熟练,让人很难相信是个到岗才十多天的新员工,而且还是个肢体三级的残疾人。 刘艳军家里有两个7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还有两
-
河南新安:让文明之光点亮战“疫”之路
3月4日,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正晓到新安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出文明不文明,关键看防控,这句话从一定意义上说,疫情防控足以检验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样,疫情当前,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每一个人
-
决不让一个贫困孩子掉队――西部一所农村小学的网课见闻
疫情期间,重庆市南川区大观小学积极响应区教委的号召,开展了停课不停学活动。但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少数孩子无法上网课。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不能上网课,我就每天打电话布置学习任务,可学习效果还是不怎么好。学校教师群里,老师们为班上有孩子不能上
-
汤阴县韩庄镇党委副书记刘洪涛:一个月吃了三箱方便面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秦名芳 通讯员张百瑞 2月29日深夜,汤阴县韩庄镇政府北楼的一间办公室子里却一直亮着灯,屋里的办公桌、床铺上,摆满了各种红头文件、各种报表,此时挂在墙上的时钟已指向凌晨两点。 这么晚了是谁还在如此的埋头工作呢?他就是由安阳市委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