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河北种粮大户的春耕 牛春富 摄
中新网石家庄3月17日电 (肖光明 李洋)整理土地、秸秆还田、施肥下种驾驶着农业机械,魏向利在自家的豌豆种植基地里忙碌着。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年的收成,趁着墒情好,豌豆要尽早下种。魏向利说,今年将播种240亩豌豆,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有机械化助力,不会误农时,预计五六天就能全部完成播种。
图为河北种粮大户的春耕 牛春富 摄
43岁的魏向利是河北省昌黎县东魏官营村一位普通农民。凭着近二十年在土地上的坚守和探索,种粮种出了名堂,今年种粮规模达到12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2017年,魏向利在秦皇岛市农业经济作物管理总站的推荐下,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达成育种合作协议,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中秦1号豌豆新品种的良种试验基地,负责该良种的试验和推广。
图为河北种粮大户的春耕 牛春富 摄
魏向利说,良种试验基地产出的豌豆种不仅受当地农户欢迎,而且还发往云南、西藏、河南、重庆等省市,辐射带动全国10多个县区。通过实施订单农业,将豌豆良种推广给各地农户,指导其科学种植,再通过豌豆回收方式实现农业产销一体化经营,让种植户吃上增收定心丸。据统计,平均每亩豌豆为农户增加收入二三百元,年创经济和社会效益1000多万元。
据魏向利介绍,今年他计划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豌豆等多元化粮食作物。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规模化种植便于实施机械化,提高种植采收效率,可以节约大量人力成本以及耕种成本。
翻地、施肥、下种当日,魏向利驾驶农用机械前后不到三个小时便完成了近30亩地的豌豆播种工作。
春播必须抢农时,机械化可帮了大忙。过去种地主要靠人工,不仅耗费人力,效率也不高。魏向利说,现在使用机械种地,效率是以前的几十倍,既不耽误农时,也降低了种地成本。目前,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一应俱全,基本实现了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
图为河北种粮大户的春耕 牛春富 摄
谈起种粮秘诀,魏向利说,要想使土地收益最大化,除了机械化以外,必须依靠科技助力。每年自己都会在不同的地块里取好土样,送往农业部门进行检测,实行配方施肥,还采取秸秆还田、分片轮休的方式,有效培养地力,提升粮食品质。同时,还积极运用良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滴水灌溉等先进实用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逐步提升粮食亩产量。
当前农民赶上了好时代,种粮越来越有了底气,走上了现代农业之路。魏向利说,通过良种推广、规模经营、科学种植,大家成为不离乡、不离土、懂科学、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对种粮前景充满信心。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