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西洋参
三七
石斛
游客在豹七智慧园参观三七种植 记者 胡妤雅 李丽 摄
天麻
盛夏时节,云岭大地万物并秀,各类中药材及种苗长势喜人,孕育着勃勃生机。
走进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城郊的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厂房鳞次栉比,30多家生物医药类企业汇集于此,已形成集三七科研、加工、交易、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产业带。配制、灌装、灭菌、灯检、贴签、机器人封装……在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的综合制剂车间里,以道地鲜三七为原料的气血康口服液生产线有序运行。
在华润昆药集团有限公司,随着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全产业链正在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
从“野草”到药草,从药草到药品,在科技赋能下,“土特产”文山三七的生态价值、资源价值、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云南是中药材种植大省,也是全国中药材重要产地,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大、品种全的道地药材主产区。着眼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云南积极探索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创新引领,链上发力,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升级、提质、增效,迈向价值链高端。
立足优势 筑牢基础
复杂的地质环境形成了云南特有的高原特征和丰富的药物资源。三七、重楼、砂仁、天麻、当归等“十大云药”农业产值超过10亿元,三七、灯盏花、草果等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滇重楼、云木香、云茯苓、砂仁、石斛等中药材占全国市场供给量的半壁江山。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龙陵紫皮石斛、广南铁皮石斛、程海螺旋藻、瑞丽石斛、福贡云黄连等8个品种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为形成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基地,保障中药材质量稳定、均一、可靠,树立“云”字号药材国内国际信誉,2023年10月,我省启动中药材GAP基地评价工作,强化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和生产管理,进一步提升云南省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储存等环节的规范化水平,切实推动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京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泽润三七种植有限公司、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13个基地成为云南省首批中药材GAP基地。
保山市现有中药材重点产业基地10个,中药材GAP基地4个。依托资源优势,保山市积极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朱有勇院士科技服务站等科研机构相继落户保山,组建了腾药研究院、中国·龙陵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建成本草源、御寿园等种质资源库(圃),全市中药材产量(干品)2611吨,有机基地面积5.31万亩、产品认证数77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基地5908亩。
作为云南道地中药材的主产区,近年来,曲靖市积极建设以银杏、白及为主的沾益、宣威特色原料药产业带,以小黄姜、薏仁为主的罗平、师宗、富源药食同源产业带,构建罗平小黄姜、沾益滇黄精南北核心区,麒麟、沾益、罗平、师宗、宣威5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全省“云药之乡”,沾益建成全国最大的银杏连片种植基地。
得益于各地立足优势,深耕产业,云南中药产业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全国第一。2023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1030.48万亩,同比增长5.7%;农业产值535亿元,同比增长13.8%;加工产值488亿元,同比增长7.5%;三产产值627亿元,同比增长1.4%;综合产值1650亿元,同比增长7%。
融通“链”动 产业升级
清晨,全国17个经批准成立的中药材市场之一——昆明市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开门迎客,随着一辆辆满载着中药材的货车入场,市场开启了热闹交易的一天;
田间地头、中药材种植基地里,药农们除草、施肥,为金秋的丰收打牢基础;
产业园内,一个个新引进的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为延长中医药产业链加足马力……
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我省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塑成优势、赢得主动。
目前,包括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楚雄经开区、文山三七产业园等在内的一批特色“云药”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通过创新基础设施打造质量品牌、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云药产业释放出巨大潜力。
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区和主产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先后引进华润集团、漳州片仔癀、云南白药集团等药企巨头落地,以华润集团为“链主”企业,采取收购、并购等融资方式,整合三七生产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行业、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其中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税收突破亿元大关。
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标准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园区,目前已成为云南省第二大中药材产业聚集区。该州建成庄甸和赵家湾两个专业化医药园区,庄甸医药园区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神威施普瑞药业、盘龙云海、天利药业、金七制药等一批知名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园区内发展。
随着龙津药业、植物药业、理想药业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昆明高新区,昆明市逐步构建起以高新区中医药链条发展为核心,集仓储物流配送、饮片生产、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集群。2024年,瞄准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30万亩、农业产值增长5%、加工业产值增长6%的目标,昆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省各地注重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向中药材精深加工拓展,开发了中药材药用部分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用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延伸性产品,开展药食同源类产品的研发和商品化生产加工,向中药材精深加工、物流贸易、中医药康养等领域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延伸。同时,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越等优势,引导各类企业参与建设中药材特色生态种植示范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相对集中连片、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技术模式领先的示范基地,带动全省中药材生产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变。
2023年,全省建成年生产能力提升10万吨以上加工厂20个,全年加工中药材64.95万吨,加工产值达44亿元,销售额达627亿元;全省中药材企业1713家,规模以上企业274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11家,超100亿元企业1户、1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2户、5亿元至10亿元企业5户,逐步形成与全省中药材种植规模相适应的加工发展格局。
良种繁推 提质增效
“这里是良种繁育区,我们公司和西南林业大学共同选育的‘林麻1号天麻’,被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是云南省目前唯一经过认定的天麻良种。”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在泥土上的树枝,看着充满生命力的“天麻宝宝”探出头来,玉溪玉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布玉武笑开了颜。
“滇中天麻之所以口感好、天麻素含量高,良种和良法缺一不可。”布玉武介绍,滇中降雨量比较少,本来并不是天麻最适宜环境,但通过公司自主研发改良的天麻种植良法——“移动菌材法”,不仅能在滇中种出高品质天麻,且种植时间大大缩短,为群众增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近年来,我省不断通过良种育繁助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在种质资源方面,建立省级药用植物滇中种质资源圃、省级三七种质资源圃、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中药材种质资源圃等多个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三七、天麻、灯盏花、重楼等10余种不同中药材种质材料1万余份,为我省特色中药材品种保护、扩繁及品种优选、杂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品种选育方面,选育登记园艺新品种三七、滇重楼、天麻、灯盏花、云木香、云当归等“十大云药”品种100余个,审定中药材良种5个。开展了白及、滇重楼、滇黄精、云木香、石斛、贝母等17种优势特色药用植物的品种选育工作,选育登记新品种18个、认定良种20个。
在良种繁育基地方面,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3个,其中“十大云药”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随着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全省中药材种植优势优质品种逐渐形成。
三七是中药材的瑰宝,但因为生长周期长、对种植环境要求高、繁育过程复杂、连作障碍等,产业发展一直受到制约。通过实施品种选育培壮工程,目前文山州成功研发出13个三七新品种和良种,三七轮作年限从20年以上缩短至5年,推广林下三七种植2000余亩,文山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文山三七种质资源圃被认定为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
玉溪市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一批独具特色优势的中药材,包括芦荟、滇重楼、滇黄精、天门冬、露水草、乌天麻等。玉溪种植的乌天麻天麻素含量达1.095%;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种植的滇重楼重楼皂苷含量达2.5%,生产的露水草就地提取后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占据市场份额的40%左右;华宁县种植的云南大天冬以个大质优受到市场追捧,种植面积占全省的56%。
下一步,我省将建立健全产业支撑与服务体系,加强中药材种业成果转移转化与示范应用,提高全省高标准基地、GAP基地、有机基地中的良种覆盖度与应用率。逐步完善种业质量监督管理技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中药材育种和制种水平,培育云南中药材种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中药材种业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进一步打通研产连接渠道,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从案头向田头转化。
联农带农 成效显著
在龙陵县龙山镇林下经济示范园里,一大片通过人工寄生的石斛生机盎然。“中国紫皮石斛之乡”龙陵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品牌优势。锚定百亿元产值目标定位,经过多年发展,龙陵县初步形成集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康养观光食用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石斛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培育了137个市场主体、带动88个村(社区)6000余户种植专业户、7.5万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斛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24.5%以上,人均年收入7600余元。
2023年,龙陵县林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了集石斛花卉推广展示、新创联盟中心、合作农户家庭经济种植代卖、石斛花卉研究专家工作站、大学生创业直播卖场等业态与板块于一体的中国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公司通过中心加大与种植户、合作企业的资源结合,集群化、科学化、规模化生产,保证了产品源头质量品质,打响了旗下的“古箐宝”品牌。
一味好药材,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云南的上千万亩中药材种植广布全省16个州市,全省中药材产业从业农民144.6万人,人均创造产值3.5万元。中药材产业在优化当地农业结构、提供农村发展新动力、形成联农带农富农共赢局面、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作用显著。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已成为中药材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探索“烤烟+中药材”轮作新模式,在烟后种植当归苗、红花等中药材。此前,不少农田在烤烟收完后就闲置了下来,烟农收入也很单一。如今,烟区土地严格规范前茬作物的肥料、农药种类和数量,科学设定轮作周期,烟田逐渐实现有序轮作,不仅让原本的“烟后闲田”能够“一地两收”,也为农民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云南省首批确定的20个“云药之乡”之一。近年来,禄劝县持续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打造中药材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建成联农带农基地42个,带动3万多户农户参与种植,药农种植药材人年均收入5500元以上。为了能让更多农户享受联农带农政策的红利,云南道地药材城有限公司为暂时没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并开展指导和培训,待到农户获得收益后再将资金返还给企业,并通过保底价收购解决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中药材产业已成为禄劝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记者:胡晓蓉 段毅)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