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吐翠,碧水迢迢,雪覆林幽,天朗气清……四季分明的辉南县地处长白山西麓,是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是进出长白山的重要通道和门户。素有“北方九寨”美誉的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山峦叠翠钟灵毓秀,湖光山色恬静瑰丽,曲溪流涧清澈碧透,险峰奇石鬼斧神工。
近年来,辉南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多措并举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以林下参、食用菌、大榛子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布局,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培育林下参特色品牌
长白山区,莽莽林海,千百年来流传着“老把头”放山的故事,人参姑娘、人参娃娃的传说家喻户晓。近年来,辉南县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培育打造辉南林下人参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坚守“道地”,绿色兴参。积极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学配套技术,全面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原则,在10万亩宜参林地中实施错期错峰轮作,按照15年做货(把人参加工成能够销售或使用的产品)计算,每年新轮作6600亩,确保林下人参可持续发展。
育好种。针对自主选育品种少的问题,选择经验丰富的参农,精选长势好、抗逆性强的种子,经过太空辐照后进行试种。
用良法。针对仿野生自然生长和人工干预两种管理模式,研究制定技术规程,探索科学种植技术,实施林下清林剪草,改善生长环境。成立产业联盟,相互指导监督,杜绝使用农药化肥。
打造品牌,拓宽销路。组织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县销售网点逐一排查,逐户清理违规标签和鉴定证书,严查欺诈误导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编撰鉴别方法资料,宣传食用功效,打响林下山参品牌。
创新发展理念,采取一二三产联动的经营模式,在种出好产品的基础上,把品相好的原参“装裱”销售,品相较差的加工成冻干粉、蜜片等人参制品或进行中药提取。开展线上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参农到一线城市开设直营店。
发展人参工业游。丰富人参采挖、人参产品体验等旅游业态,目前已接待游客360人,人均消费5000元,预计全年接纳1000人。
2024年,全县力争实现人参总产值27.5亿元,增长10%。
打造山核桃产业链条
辉南县地处长白山区,域内盛产山核桃,是“长白山山核桃之乡”“中国野生山核桃之乡”。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培育打造山核桃产业链,走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
辉南县野生山核桃主要分布在金川、抚民、石道河、庆阳、样子哨、辉发城等乡镇,每到山核桃成熟季节,年轻力壮的村民早上4点就开始上山,他们翻山越岭来到核桃树下,不用费力上树,只需轻轻地晃动大树,一个个核桃就纷纷落下。据介绍,一棵碗口粗的核桃树,每天会掉下50个核桃。不一会儿,村民就能捡满一大筐。
为了让山核桃富裕一方百姓,辉南县通过政府抓、企业做、协会推等方式,培育打造山核桃收储和加工产业。同时,在野生山核桃资源保护、基地培育、品牌宣传、市场销售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山核桃产业全面升级,注册“辉南山核桃”地理标志商标。
经过多年发展,全县从事山核桃生产、加工企业及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吉林省长龙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研发的山核桃乳,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同时,该企业还向文化产品要效益,生产长白山野生文玩核桃产品,利用山核桃坚果壳加工出各种工艺品。
在对山核桃进行全面研究加工的同时,楼街朝鲜族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进核桃炭生产企业吉林千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以核桃壳为原材料,采用国内先进生产工艺及设备,生产核桃炭。一期项目投产后,年产核桃炭3000吨。
“核桃炭”的出现,为辉南县烧烤行业带来了“消费升级”的机遇。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推广,让“辉南县核桃炭烧烤”品牌逐步被大众认可,成为餐饮业恢复生机活力的“助燃剂”。
推动大榛子产业升级
近几年,辉发县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典型带动、打造品牌等措施,把大榛子产业开发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实施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经营策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好。辉发城镇地处丘陵地带,土壤、气候均适宜发展榛业。镇党委、镇政府因势利导,制定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种苗、土地等方面,扶持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榛子种植产业。在镇里的扶持下,云峰家庭农场、绿农庄家庭农场成立榛子种植产业协会,带动13个行政村种植榛子2050亩,年产榛果25万公斤。目前,富强、东胜等村已成为榛子生产特色村。
发展加工项目,促进产品增值。要想创高效,必须搞精深加工。基于这一认识,辉发城镇群策群力,内引外联,多方引资招商,发展榛果加工产业。今年,吉林省鸿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20万元,建设大榛子干果加工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年加工坚果20万斤,产品以多口味榛子、手拍榛子、原味烘烤榛子为主,还能制造榛子酱、榛子油、榛子巧克力等多种产品。项目投产后,全镇大榛子种植产业将由原料型向产品型延深。该项目预计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带动就业40余人。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11/t20241106_89937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