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隆德县积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建设,突出治理和服务两大功能,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依托综治信访、公安司法、民生服务、宣传文化、农业服务等资源力量,以“六有六化”为标准,建成集基层治理、农村服务、经济服务为一体的村级治理服务中心32个,走出了便民服务的新路子,有效减轻了村级基层党组织负担,促进便民服务资源共享。
一是有办公场所,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各乡镇、行政村按照功能明确、方便高效的原则,利用行政村现有的党员活动室、民生服务代办点、综治中心、警务室、调解室、培训室、文化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整合优化改造建成乡村治理服务中心,设党员活动室、综合治理室、勤廉监督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生服务代办站“三室两站”五个功能站(室),人员实行集中办公,促进资源利用集约化。
二是有标牌标识,实现功能布设规范化。按照“三统一”要求(即:统一制作悬挂“××乡<镇>××村治理服务中心”名称标牌;统一布设“三室两站”功能站<室>;统一制作功能站<室>色调和标识牌、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推进乡村治理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化。
三是有工作人员,实现服务群众便利化。优化组合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村监会、妇联、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公益性岗位、“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岗位人员,安排4-6名人员统一进驻办公。用足用活村级各类组织力量,提高“前台接单、后台处理”“村组上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能力,让民生服务覆盖乡村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服务群众便利化。
四是有设备设施,实现集约服务高效化。根据各功能站(室)需要,统一优化配置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视频设备、耗材等办公设施设备,长条排椅、茶水机等服务设施;安装自助存取款服务终端、快递包裹收发箱(柜)等便民设施。纪委监委、政法委、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门(单位),根据各自行业功能站(室)建设需要,配套完成相应专用设备设施,实现各类基层服务事项入驻,提高行政村为民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办结率,实现集约服务群众高效化。
五是有工作制度,实现便民服务标准化。县审批局牵头印发了《隆德县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村(社区)民生服务代办点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治理服务中心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定期报告、卫生安全、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管理考核等工作制度;各功能站(室)建立完善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公示公告等制度,推动村级治理服务中心便民服务标准化。
六是有管理考核,实现服务机制长效化。建立健全各功能站(室)管理服务工作台账,实行限期办结制;建立定期联席会商研判解决机制,开展办结事项回访审查;各乡镇结合实际,建立统一的考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对各村治理服务中心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奖励先进,通报后进;构建完善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多级联动体系、网格化管理体系、“一窗受理、一站办结”便民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县直业务部门(单位)、乡镇人员定期下沉到村,组织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和人员培训的长效工作机制,保障便民服务长效化。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