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点亮青春成才梦想,山东农大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新人
来源:    时间:2021-11-08    作者:

  王晓琨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二年级的研究生。今年暑假,她跟着“百名党员专家联百村”乡村振兴服务队走进了山东省兰陵县南小庄村。在那里,她和同学一起考察现代农业种植方式与技巧。“今后,我们要主动走进田间地头,面向农业生产需求,用最新的科研成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学习真本领,提升服务能力。”她说道。

  抓好实践教学主渠道

  作为山东乡村振兴的科技和智力引擎,多年来,山东农业大学扎根希望田野,坚守实践育人办学特色,将实习实践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锻炼、强品行、长才干,努力成长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新人。

  学校常年坚持和完善三结合、三层次、三段培养“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教学与科研、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基础、专业、综合三个实践层次设计教学内容,把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校内基础阶段、课内外结合阶段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阶段,推动专业课堂融入劳动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协同统一,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

  同样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的,还有园艺学院2017级的本科生吴琦杰。他一入学,就参与了学院专业老师“促进樱桃产业发展的相关技术研究”课题。并与两位同学一起,在距学校30多公里的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房家宣洛村,投资2.6万元承包了两个大棚,培育矮化樱桃16000棵。

  把课堂设在田间,在地头上做学问,老师带学生驻扎在农村和生产第一线,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是该校一以贯之的教学模式。

  搭好创新创业大平台

  该校党委书记徐剑波直言:“学校鼓励支持更多有志青年创新创业,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服务‘三农’事业的远大理想,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在农村广袤大地成就乡村振兴大业,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坚决扛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

  山东农业大学建立了学校培育、基地孵化、市场创业“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形成以专业、项目、平台、赛事为依托的“双创四驱”工作模式,开放1500亩科技实践站园,设立212个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提供专项培训、资金扶持等全方位服务。目前,校园里活跃着近1000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他们注册公司,申请专利,转化成果,依托专业优势做出了大文章。在刚刚毕业的2021届毕业生中,有30%的毕业生自愿到乡镇一线工作,有5%的毕业生选择了回乡创业。

  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生聂阳毕业后联合两个师兄弟,在夏津县注册成立了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当地贫困户利用闲置林地种植赤松茸。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将项目推广到国内26个省份65市,推广种植8000多亩,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总产值达2亿元,户均增收4.17万元,累计带动3000余户实现了脱贫。

  用好产教融合新利器

  深化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山东农业大学主动“引企入校”,结合劳动新形态、产业新样态,与企业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创新、产学研对接等方面搭建起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平台。学校以“学用结合”理念为指导,建成百余个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开办“振兴菁英班”“新希望六和班”等110多个校企合作班,推行“3+1”培养模式,实行定向培养。

  教师深入到生产一线,承担企业的技术研发任务,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和教材,将生产实践中的案例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食科学院老师张仁堂说,“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自己的研发方向,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企业可以实现技术水平及新产品的开发,这是多赢的教育发展模式。”


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110/t20211015_3748936.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