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三农七十载 砥砺奋进新时代――青岛农业大学喜迎70周年校庆
来源:    时间:2021-11-08    作者:

  黄海之滨,巍巍学府;七秩耕读,弦歌不辍。从宁静秀美的梨乡莱阳,到碧海蓝天的帆都青岛;从单科性农业院校,到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从上个世纪的艰苦探索,到新世纪的跨越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青岛农业大学迎来了七十华诞。

  七十载艰苦创业、风雨兼程,从莱阳农业学校到青岛农业大学,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经过一代代师生砥砺奋进,已发展成为农科和生命科学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七十载脚踏实地、孜孜以求,学校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助力三农事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七十载风华正茂、薪火传续,今天的青岛农业大学高掌远跖,踔厉奋发,正朝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昂首阔步、破浪前行。

  奋起梨乡莱阳?筚路蓝缕岁月峥嵘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肩承培养农业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的光荣使命,1951年4月,在莱阳地区专员公署推动下,筹建小组组长、学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周文峰带领教职工,在山东烟台莱阳县城关区城南村创建莱阳农业学校,为农业部重点中专学校和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最早创办的两所中等农业专科学校之一。自此,青岛农大人在这里播下了“矢志三农、艰苦创业”的种子,开启了不断探索、发展壮大的征程。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大学,改办莱阳农学院,开始进行本科教育,后与即墨农业学校等6所学校组建的莱阳县农业学校合并改办莱阳农业学校。1976年,经省委批准在莱阳农业学校基础上创办莱阳农业大学,于1978年改办莱阳农学院。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多种学历教育兼具的省属高等农业本科院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灌注着一代代师生的辛劳和汗水,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向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学校获评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教委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动物科技学院畜牧专业1996级同宿舍7位同学全部考取研究生顺利深造,“考研七姐妹”事迹被全国100多家媒体报道。

  学校科研创新硕果累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上世纪70年代,学校首创全国北方小麦亩产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学校首创全国夏玉米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90年代,学校首创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和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理论与技术。建校以来到莱阳农学院时期,学校共获6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和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和油料作物增产、促进畜牧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随着条件建设不断改善,学校社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从教师数量不足10名,专业设置仅有农艺、园艺2个,93名学生在8幢42间平房里和原胶东农场75亩土地上开启艰苦创业之旅,到1994年学校扩大到9个系部、34个专业,实现从小规模院校到中等规模院校的转折,2000年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到6500人……这期间,师生积极投身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科技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深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进农村田间地头,下乡开门办学、建立校外教学基地,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开展农业新技术宣传推广等等……“胶东第一剪”“山楂大王”“草莓教授”这些称号,便是老百姓对学校专家教授服务地方发展最大的肯定。矢志三农、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科研创新、服务地方发展的传统,也逐渐形成并融入青岛农大人的血脉之中。

  1994年,面向新世纪、新挑战,紧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浪潮,学校发出以“上水平、达规模、办特色、增效益”为主题的“二次创业”号召,在世纪交汇处秉初心再出发,为下一个飞跃发展阶段凝集了共识、积蓄了力量。

  迁校黄海之滨?乘风破浪励精图治

  迈向新世纪,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开放的胸怀,广开思路、求新求变,借助青岛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地理环境,广泛加强交流与合作,迎来飞跃式发展的新阶段。

  2002年,青岛校区建成,首批3000名学子入住,新一轮创业火热展开。2007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址改为山东青岛,进入加快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厚植基础、提升内涵,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这一时期,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2008年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合作社学院,2011年在全国高校中首设马科学专业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形成了“3―2―2”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施“1361”人才工程,师资队伍比例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坚持科研强校战略,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成果奖励连续翻番,其中由学校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连续突破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纪录和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被评价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两项突破性成果之一”,“福丽”苹果品种权以156万元转让企业,成为国内首例成功转让的苹果新品种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按照“抓党建、守规矩、谋发展”主线,学校构建“1364”党建工作体系,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连续实现新突破,获批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3项及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项,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共建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中心,借助青岛区位优势加强与韩国、日本等邻国交流合作,与韩国首尔大学举办学术论坛12届,构建中日韩泰四国研究生学术论坛并举办14届。2012年,学校被确立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被确立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

  2017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明确“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确立了学科引领、人才强校、重点突破、开放合作、文化引领五大战略。2017年以来,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学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个团队获评全国、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加强,在生物转基因育种、细胞工程技术、现代农业装备研发、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食品科学与工程、三农问题研究、现代传媒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学校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彰;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深化,培育了农文化、花文化和虹文化等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加强物质文化、文化品牌建设,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对外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成功获批并启动招生。

  学校核心优势不断凸显,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已公示,开创了新时代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格局。

  站在新起点?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七十载潜心稼穑初心不渝,七十载枝繁叶茂硕果飘香。如今的青岛农业大学已经发展壮大为一所拥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4个校区和胶州现代产业园“一校四区一园”办学格局的省属本科院校,一代代农大人传承“莱农精神”,求真求实、砥砺奋进,铸就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

  七十年砥砺奋进,学校紧紧围绕“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构建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为党和国家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人才20余万。目前,学校已拥有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8个学科门类、25个教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类别,教职工2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坚持科研做在田间地头、论文写在广袤大地、成果留给人民百姓,形成了“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特色。在植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与品种改良、现代农业装备研发、生物制药技术、服务乡村振兴、现代传媒技术研发、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1978年以来,学校累计获得22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获奖数量和层次在山东省属高校位居前列。

  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发展策略,坚持“重点打造一个,辐射带动一批”的学科支撑战略理念,产出一批原创性、示范性的高水平成果,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学校服务区域实现山东省全覆盖,并延伸到新疆、海南等20个省区市,与56个市(县、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经略海洋、海洋强省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高端装备产业需求,以及践行“两山”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农大贡献”。

  七秩芳华长歌奋进,华章待续薪火相传。宏图既绘,新卷已开,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高质量大学发展,努力朝着农科特色鲜明、各学科协调发展、服务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110/t20211015_3748958.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