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四个一”举措构建乡村治理大格局
来源:    时间:2020-12-03    作者:

  今年以来,平罗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加强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以全区“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谋实工作举措,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配合、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大格局。

  一是建强一支队伍。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不断培养乡村治理“能手”。通过实施头雁领航工程,聚焦党组织带头人及村干部队伍建设,采取集中轮训一批、示范培训一批、靶向提升一批,提升整体能力素质,累计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03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715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77名。认真贯彻落实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严把村“两委”成员“入口关”。突出精准识别,全面开展村干部综合分析研判,调整不胜任、不尽职村干部43名。同时,着重对乡村干部进行培训,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党性教育,打造一支爱农村、懂农业、能治理、讲政治的乡村党员干部队伍。

  二是积累一块资产。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和乡镇党委书记“书记项目”,层层聚合力促发展。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探索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产业带动型等8种经营模式,坚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一村一业”“多村一业”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准扶持对象,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基层治理组织的经济基础,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凝聚党心民心。截至目前,全县培育经营性净收益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1个,到今年年底全县144个村全部有稳定的经营性净收益。

  三是建立一套制度。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以党组织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高仁乡六顷地村探索建立了“三色榜单”制度,对群众履行村规民约情况进行督查评比,定期在公示栏进行通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实现了民风的积极转变;黄渠桥镇渠中村制定“红七条”和“黑名单”制度,将触犯“红七条”人员纳入为期三个月的“黑名单”管理,暂停各种事项办理,取消评先评优、民政救助以及创业贷款申报等资格,进一步凝聚民心。同时,加大村规民约的执行力度,聘请村民、党员代表、小组长、网格员等担任义务监督员,对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以反面案例倒逼村规民约常态长效。

  四是培育一种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鼓励老党员、土专家、田秀才将党的最新政策理论,转化为沾泥土、接地气的方言,以快板、小品、歌曲等形式表现出来,涌现出白琴、李红梅等一批“草根”宣讲人物,打响了黄渠桥镇“板凳课堂”、城关镇“文明板凳会”、陶乐镇“田间课堂”等优秀品牌。通过让身边典型讲述身边故事、教育身边群众,大力宣扬好人好事,树立“最美家庭”、“先进党员”“好媳妇”“好婆婆”等正面榜样,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弘扬文明新风,全力引领社会新风尚。此外,平罗县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家风好家教、扫黑除恶等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树立了文明新风、弘扬了传统美德,广大群众对村情村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原文网址: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011/t20201124_2346787.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