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乡村振兴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关键在基层。近年来,银川市围绕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向乡村一线集聚、用好护好乡土人才、政策向乡土人才倾斜等措施,基层一线“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正逐步成为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突击队、生力军、活力源。
一是实施精准盘点,把乡土人才“挖出来”。制定了《银川市农业农村人才盘点工作方案》,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按照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等类别,开展“拉网式”摸底调研,全面深入掌握实际情况,把乡土人才挖出来,认定从事种植、养殖、农资、农机等行业农村实用人才10000余人。同时,建立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后备人才名单,把有真本事的家庭农场主、高素质职业农民等纳入组织视野,注满人才蓄水池,为打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搭建“孵化”平台,让乡土人才强起来。按照《银川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要求,以提升培训、实训效果等工作质量水平为目标,认定全市11家人才实训基地,并对认定的各实训基地实施动态考核,搭建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创新教育培训机制,采取“自己教、走出去、请进来”“理论学习+田间实操”相结合等方式举办优质粮食、设施蔬菜、水产畜牧养殖、经果林种植等特色产业培训班31期2312人次,把农业致富经、田间示范秀传授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打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打下人才实力基础。
三是正向激励关爱,使乡土人才“香起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安排150万元支持乡土人才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以带动从事各个产业农户为申报条件,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重点扶持。每年评选10名“银川市十佳农民”,谋划筹备评选首届“凤城农业名家”,把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评选出来,让乡土人才资源转化成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新优势,为打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搭建人才政策支撑。
四是用好乡土人才,让脱贫攻坚跑出“加速度”。深入实施“三百三千”农业科技推广行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5期,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有1人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培育致富带头人100名,带动338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在贫困村建设田间学校,让乡土人才就地就近实操实训,开展各类技术服务100余次。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合理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用好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成为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引擎和动力,为打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引入“源头活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