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厅坚持“四化”引领 狠抓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滩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来源:    时间:2020-08-04    作者:

  上半年,全区滩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以坚持“四化”为引领,狠抓基地建设、主体培育、精深加工、中高端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措施,逐月压茬推进,滩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初步成效。截至6月底,全区滩羊饲养量达913.8万只,同比增加62.5万只,增长7.3%。

  一是推进布局区域化。指导各县(区)制定实施方案,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强化滩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扶持政策,核心区整合投入资金达到1.6亿元,较往年增加了1倍多。其中,盐池县整合投资9000万元,整体推进示范村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和市场营销等体系建设;同心县投资2970万元,扶持饲草种植及建设集繁育、技术培训、交易综合中心为一体的滩羊养殖基地5个;红寺堡区整合扶贫资金2400万元扶持建档立卡户扩群增量;灵武市计划补助1200万元,加强白土岗养殖基地建设;海原县县级财政投资500万元,用于种公羊调购和饲草种植补贴。积极谋划建设黄渠桥羊羔肉特色美食小镇和宝丰羊产业小镇。

  二是推进经营规模化。积极推广滩羊养殖家庭牧场“300”模式。以实施滩羊养殖示范村建设项目为抓手,支持滩羊扩群增量和提纯复壮,扩大养殖规模,提高滩羊繁育能力。上半年,落实示范村30个,规划落实“300”模式家庭牧场51个,建成专业合作社29个。平罗县充分利用企业空置棚圈,建立完善金融扶持办法,吸引15户养殖户出户入场,推行“企业+银行+农户”标准化、规模化养羊模式。红寺堡区龙源村整合扶贫项目采取托管分红模式养殖滩羊,助力脱贫攻坚。上半年,规划落实千只以上养殖场59个,开工或建成33个。

  三是推进生产标准化。按照“品种良种化、生产规模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标准,加快规范化改造和建设,正在创建及改造提升标准化示范场22个。结合“三百三千”农业科技推广行动,积极开展包片包点服务,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在盐池县宁鑫生态牧场等4家滩羊养殖场(户)开展全混合日粮调制及饲喂、滩羊肉优质化生产等5项技术示范。按照十一个“一”的工作要求,指导盐池县、红寺堡区结合示范村培育,加强繁育基地建设;在红寺堡天源公司实施基因编辑育种技术试验研究示范,年内重点开展生长基因和FecB多胎基因聚合编辑以及短脂尾、双羔基因编辑研究,组建核心群1021只。加强饲草料加工配送、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为农户标准化养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上半年,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6个。

  四是推进发展产业化。指导灵武市、海原县、红寺堡区、平罗县新建、扩建屠宰加工厂4个,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提高70万只,着力提升滩羊屠宰分割冷链销售、电商服务、物流配送一体化水平。把开拓中高端市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指导同心县、海原县建设交易中心2个;灵武市、红寺堡区、同心县规划建设滩羊肉直销窗口65个、冷链配送中心3个。建立联农带动机制,盐池滩羊产业集团利用与盒马生鲜的合作平台,联结30家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生产+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建设标准化生态牧场及物联网视频采集系统,建立线上认养认购、私人订制销售模式,加快中高端市场开拓,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原文网址: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008/t20200803_2177009.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