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实处。”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总书记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区情农情和水土资源禀赋,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狠抓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建设规模稳步扩大。我区自2011年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至2018年底,高标准农田达596万亩,年均发展74.5万亩。机构改革后,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机遇期,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2019和2020年开工建设2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118万亩,争取投资、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到2020年底,全区高标准农田达800万亩,占耕地(1955万亩)41%。“十四五”时期,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400万亩,到2025年底,高标准农田达1200万亩,占耕地60%以上。
二是耕地质量不断提升。多年来坚持把耕地地力提升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攻方向,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通过采取增施有机肥、改良盐碱地、深松深翻、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残膜回收、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措施,耕地质量普遍提升0.5~1个等级,2019年粮食产量达373.15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连续五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39.2%、40.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84%,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85.1%。
三是节水灌溉迅速发展。立足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实际,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在省水、省工、省肥、增产、增效、增收、减少面源污染、减少病虫害、提升农作物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有力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和水资源节约利用。到2020年底,高效节水灌溉达470万亩,占灌区50%;规划到2025年底,达550万亩,占灌区60%。
四是基础设施有力改善。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平台,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引导,以“黄河杯”竞赛考评为指挥棒,每年发动市县乡村力量,整合多渠道资金,打破农田沟渠田林路布局,实行高标准整治,挖沟、清渠、修路、植树、平田、整地,不断夯实农田基础设施。每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不低于30亿元,巩固整治规模不低于200万亩,农田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五是建设效益逐步放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集约节约利用水土肥等资源,为可持续、绿色发展奠定基础。2011年至2019年,全区农业取水量由66.978亿立方米下降到59.273亿立方米,农业取水量占比由91%下降到84.8%,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43,亩均灌溉水量由850立方米下降到631立方米,亩均节水节电率达24.3%和30.8%,化肥农药施用量可减少13.8%和19.1%。加快了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和增产增收,成为保障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受益的坚实基础。全区土地流转率达30%以上,项目实施后,平均每亩可带动农民增收300元,每亩土地流转费增加50元。也带动了仓储冷链物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助推高效种养业发展,使农业成为资本角力的热门行业。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