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趟出山区农民致富路――探寻山东省临朐县“因村因户精准施策”的脱贫故事
来源:    时间:2020-05-12    作者:

  (刘明志 记者 吕兵兵)四月的沂蒙山,满山苍翠,生机盎然。沂山主峰所在的山东省临朐县,2016年省定贫困村11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7584户16353人。

  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临朐充分发扬沂蒙精神,因村因户精准施策,截至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11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交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脱贫答卷。

  4年,临朐打了一场怎样的脱贫攻坚战?发生了哪些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脱贫故事?

  看人下菜碟,点子招招出到了心坎上

  近日,记者沿临朐县城驱车一路南行,来到冶源镇巩家桥村聂象波的观赏鸟养殖基地,旋风、虎皮、云斑等近千只鹦鹉或振翅跳跃,或摇头晃脑,或眯眼小憩,鸟语鸣沸不绝于耳。

  明媚春光中,聂象波兴奋地告诉记者:一对鹦鹉一年孵化4窝,价格每只20元到200元不等,出售鹦鹉按比例分红3万多元,凭借技术、劳动收入7万多元,去年共出栏鹦鹉2000余只,家庭创收超过10万元。

  2016年,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牛伟志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奋起,成为聂象波的脱贫帮扶责任人。第一次到聂象波家中,就让两人犯了难:多年前的锅炉爆炸事故中,妻子不幸去世,他本人全身大面积烧伤,造成终身肢体三级残疾,没有了劳动力和收入来源,还因治疗费用欠下一屁股债……

  扶贫容易,但更要扶起聂象波对生活的信心。两名书记先从他的心结入手,隔三差五到聂象波家中与他促膝谈心,渐渐打开了他的心门。还意外得知,聂象波养病期间曾养过两只鹦鹉,还养出了门道,逐步掌握了鹦鹉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一年下来孵出了10多只小鹦鹉。

  养鹦鹉会不会是一个突破口?牛伟志和赵奋起看到了门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促成村党支部与聂象波联合创办临朐县彩凤鹦鹉养殖合作社,建起巩家桥村观赏鸟养殖基地。村集体凭借基础建设投入拿收益的40%,聂象波凭借技术、劳动占收益的60%。

  合作社的第一批幼鸟繁殖成功并上市销售后,他当年就实现了脱贫。现在,老聂还有了另外的身份――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合作社的“技术顾问”。“下步,我还想扩大养殖规模,争取繁育到3000只。”聂象波自信满满地说。

  把准脉再开方,一条产业链串起致富梦

  耳顺之年的王立春,如今端上了“铁饭碗”:“我在这里打零工两年了,一年干300天,一天能赚到80块钱!”

  在位于沂山脚下的伏峪村,沿着村口往西北方向行进,一个个大棚顺着山势层叠分布,宛如一条银色长龙,颇为壮观。十几个村民各自劳作,或除草,或浇水,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人群中,干得最为卖力的就是王立春。老王今年60岁,年轻时在外打工,没想到一场大病,让家里落下了饥荒。干不了重活,他只能回家侍弄9分薄地,种植花生、玉米等,收入十分有限。“望天吃饭”的王立春一下子没了心气儿,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过去这样的人家不少。”伏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俊利说,这里是典型的山村,土地贫瘠,光板田里产出的花生、玉米刚够糊口,有能耐的早出去打工了。2014年,全村410户1470人中就有96户174名贫困群众,是典型的省定贫困村。

  深度贫困村咋脱贫?村里请来专家把脉,发现这里的砂质土地可以种植墨西哥玉米,这种玉米不值钱,却是养殖蚂蚱的好口粮。伏峪村顺势而为,在村里建起了蚂蚱养殖棚,成立了飞皇蚂蚱养

  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统一种苗、统一指导、统一销售。

  “村里的蚂蚱养殖大棚发展到了400多个,村里近一半村民从事这个行业。”王俊利告诉记者,该村当年仅蚂蚱养殖一项,收入就达360万元,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哪能想到有这样的好光景!”摘掉贫困帽的王立春,跟记者细数来年打算,今年村里要引入蚂蚱深加工技术,我想再学学新技术,卖卖蚂蚱酱、蚂蚱干等特产,贫困帽摘掉了,咱还要接着奔小康呢。

  线下不丢线上忙,直播带货让非遗成“网红”

  前不久,冶源镇平安峪村的老刘家手工箅子技艺传承人刘岳清跻身“网红”。在他的手工箅子工作室里,镜头前的刘岳清正通过网络平台直面网友,拿起几根高粱秫秸编织了起来,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外观精致的箅子就初见雏形,引来点赞一片。

  “从元宵节开始,我在线上直播。以前做的产品都是攒一年的,年底赶集卖。现在通过自媒体带动产品的销售,供不应求。”刘岳清说。目前,他在5个平台开通了直播间,共有粉丝数20万+。从开通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开了12场直播,每场粉丝流量过2万,共带货400单,销售额2万多元。

  很难想象,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是一位36岁的残疾农民。2006年,他在机械厂打工时,不慎造成右手二级残疾,这让刘岳清对什么工作都“没兴趣”。父亲有一手箅子制作好手艺,刘岳清从小耳濡目染:“老一辈的手艺,不能到我这里失传了。我得把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还要越做越好。”

  2017年,他果断辞去了合金厂的工作,回老家传承传统手工艺;2018年,他创建临朐县老刘家手工编织品加工厂,大力发展传承传统手工制品,当年7月,手工箅子成功申请临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眼见自己的作品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慕名而来登门学习。“招工招徒,要么是残疾人、要么是贫困户。”刘岳清说,通过放手工活的方式,让他们也加入到箅子编织行列,目前已带动10余户贫困户脱贫。

  放眼临朐之外,刘岳清还搭上了“电商”的快车。“自媒体这一块儿真是太强大了。昨天我直播了11个小时,有接近6万人过来观看,接了80多单,卖了4000多元的货。”看着不断上涨的“粉丝”,村民们越来越相信互联网的魅力。

  “新的一年,我有两个目标,一是利用线上平台,做好手工箅子传承,让更多的人认识手工箅子。二是试着通过抖音和快手平台继续带货,把俺们村和周围村的花椒等农产品通过线上卖出去,为乡村振兴出一把力。”他憧憬道。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