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雄州做强“种子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
近年来,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楚雄彝族自治州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种质资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种业发展道路。 在牟定县,种植户与种业公司合作,采用“订单式+...
-
雅安市汉源县整治“非粮化” 守护“饭碗田”
近日来,汉源县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守护群众“饭碗田”,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是强化领导,细化分工。组织召开全县三农重点工作推进...
-
南充市攥紧种子“芯片” 牢牢端稳“饭碗”
种子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充素有制种传统,种业体系健全,“南豆”系列品种在全国高蛋白大豆品种中堪称标杆。在良种推广方面,目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
-
博白:发展水稻制种产业 把“饭碗”端得更稳
“水稻制种是我们村主要发展的一个产业,不仅盘活了村里土地资源,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现在我们村制种面积已经达到1800亩左右,大家参与种植的积极性很高。”望着稻田,博白县龙潭镇南坡村的一位农户...
-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调研记|为中国饭碗增“皖”粮——安徽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两周年了。两年前的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作出“多种粮、种好粮”等重要指示,为端牢中国饭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两年来,安徽...
-
-
让“沉睡资源”变成“金饭碗” ——解码“尧告模式”如何焕发新活力让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
眼下,正值初秋。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在绿树中若隐若现,原汁原味的建筑处处透着一股浓郁的苗族风情。 “土疙瘩”助力群众增收 在不远处的山林里,尧告村的1000多亩茯苓基...
-
毛伟明:让“中国人的饭碗”多装优质“湖南粮”
9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调研粮食生产和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
-
秋粮丰收在望 端牢“中国饭碗”底气十足
丰收季节,沃野金黄。眼下,秋粮收购进程正在加快,截至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部分主产区秋收工作基本结束,丰收在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
前郭县:做大“美丽经济” 端上“生态饭碗”
前郭县查干湖镇西索恩图村位于查干湖景区核心黄金地带,幅员2100公顷,其中,耕地831公顷,全村512户,人口1998人,党员30名。近年来,该村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确立以生态旅...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