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城汝湖贫困户“零基础”试种番石榴 增收致富住新楼
位于东江沿岸的汝湖镇南新村,是一个靠发展番石榴、甜玉米等特色种植作为主要收入的农业村。近年来,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南新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家住南新村的陆文英就是依靠种植番石榴成功脱贫的一户。在番石榴稳产增收后,陆文
-
写好“土货文章” 打造全产业链扶贫路
紫荆镇位于广西桂平市的北部,具有麻笋生长的自然条件,历来有种植麻笋的习惯,“紫荆嫩笋”以脆、滑、香、甜而久负盛名,也是桂平当地盛销的“土货”。该镇依靠绿水青山,全力写好“土货文章”,引进龙头企业,走全产业链的“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
-
昭平:强化帮扶茶飘香
昭平县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创新帮扶机制,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茶叶转型升级,助推茶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 帮扶范围不断扩大。该县统筹整合有限资金,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出台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对发展茶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年度进行奖补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绿色富硒农产品成“明星”
近日,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富硒产业联盟基地展厅,可见富硒茶叶、富硒白玉蔗、富硒米等富硒“明星产品”。该基地是港南区联合城区、乡镇相关单位、专业合作社等17个联盟成员单位创建的。港南区借助联盟的力量,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港南富硒产业发展
-
港南区:良种优质稻助农增收
笔者从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上获悉,贵港市港南区荣获“广西优质稻良种示范重点县”称号,为首批8个广西优质稻良种示范重点县之一。 ????港南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广西产粮大县”“富硒农业之乡”,常年水稻播种面积46万
-
北流:精准施策补齐扶贫产业短板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北流市因村因户施策,集中力量精准补齐扶贫产业短板,让“散项目”形成“聚宝盆”。目前,贫困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7万元,其中已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多元。 ????北流
-
合浦: “菜篮子”扶贫产业基地开工
10月18日,位于合浦县山口镇山西村的“菜篮子”扶贫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总投资3100万元,建成后将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项目,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该扶贫产业基地由北海渔来鱼旺食品有限公司与山西村合作打造,基地涵括大棚蔬菜种植
-
藤县:龙头带动 稳步脱贫
藤县立足特色产业资源,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等多种模式、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覆盖面,目前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6%,“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90%以上。 ????该县出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政策,在新冠肺
-
港北区:瑶山鸡成为大瑶山品牌
“咯咯咯……”10月30日,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贫困户廖明龙一大早就忙个不停:投喂鸡食,打扫鸡舍,查看完每只鸡的健康状况后,又将鸡群赶上山坡。 ????桂中村第一书记黄杰文介绍,廖明龙的妻子不仅残疾还患有慢性病,抚养3个孩子,生活不易。今年他家
-
莱西探索三种牲畜托养模式
莱西市沽河街道董家山后村贫困户董芝德,受托山后韭菜旅游园区的养殖场养殖黑猪200余头,年均纯收入10多万元,从脱贫到致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户。 发展养殖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不少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愿望。然而,由于资金、时间、技术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