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城“五金”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增收
日前,在故城县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内,北半屯村脱贫户陈运海正在给肉鸡喂饲料。“县里发展扶贫产业,我不仅在合作社入股分红,靠托养奶牛、打工每年还有两万多元收入。”陈运海乐呵呵地说。 陈运海得以脱贫,正是依靠了故城县着力培育的“金鸡”“金蝉”
-
容县特色产业覆盖九成以上贫困户
9月17日,容县浪水镇扶冲村脱贫户胡勇志正在果山上管护丰收在望的沙田柚。今年50岁的胡勇志是沙田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夫妻俩种植沙田柚10亩,去年仅此一项收入8万多元,家里建起一幢新楼房。 ????浪水镇扶冲村党支部书记丁奉军介绍,近年来,扶冲村以12
-
龙圩区:小小食用菌 撑起致富伞
9月13日,笔者走进梧州市龙圩区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食用菌架整齐排列,工人正忙着给菌棒接种、养菌、注水和采摘秀珍菇。 ????贫困户李建华是基地附近的村民,他以前外出务工无法照顾家庭,总是担心老人小孩的生活、学习状况,今年看到基地招工,他便
-
灵川: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多亏了合作社,我才能顺利在家门口打工,摘菌子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在灵川县三街镇潞江村,类似邓玉兰这样的贫困户有不少,如今在家门口均能实现稳定就业。 ????据了解,近年来,当地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把食用菌做为推动经济发展、
-
广西畜牧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开展“一帮一联”慰问贫困户活动
为了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利用好科技的力量促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9月22日广西畜牧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团队一行10人到天等县福新镇理进村开展“一帮一联”慰问贫困户活动。 科技服务团队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给贫困户建议
-
莱西探索三种牲畜托养模式
莱西市沽河街道董家山后村贫困户董芝德,受托山后韭菜旅游园区的养殖场养殖黑猪200余头,年均纯收入10多万元,从脱贫到致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户。 发展养殖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不少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愿望。然而,由于资金、时间、技术
-
港北区:瑶山鸡成为大瑶山品牌
“咯咯咯……”10月30日,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贫困户廖明龙一大早就忙个不停:投喂鸡食,打扫鸡舍,查看完每只鸡的健康状况后,又将鸡群赶上山坡。 ????桂中村第一书记黄杰文介绍,廖明龙的妻子不仅残疾还患有慢性病,抚养3个孩子,生活不易。今年他家
-
藤县:龙头带动 稳步脱贫
藤县立足特色产业资源,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等多种模式、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覆盖面,目前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6%,“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90%以上。 ????该县出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政策,在新冠肺
-
合浦: “菜篮子”扶贫产业基地开工
10月18日,位于合浦县山口镇山西村的“菜篮子”扶贫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总投资3100万元,建成后将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项目,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该扶贫产业基地由北海渔来鱼旺食品有限公司与山西村合作打造,基地涵括大棚蔬菜种植
-
北流:精准施策补齐扶贫产业短板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北流市因村因户施策,集中力量精准补齐扶贫产业短板,让“散项目”形成“聚宝盆”。目前,贫困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7万元,其中已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多元。 ????北流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