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杆”玉米丰收在望
自8月26日起,台风接二连三影响我省,强风和暴雨造成部分农作物倒伏严重,但有一些大田玉米却挺直了腰杆,经受住了极端恶劣天气的考验,成为名副其实的“铁杆玉米”。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驱车来到前郭县,发现一路之隔的玉米地里景象却截然不同:一边的玉米
-
农民日报社召开全国记者站工作会部署党风廉政建设
9月25日,农民日报社全国记者站工作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就记者站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来自报社32个记者站的站长、负责人共同学习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
-
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加工流通体系以及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记者就《意见》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 问
-
西藏:山南农牧民喜迎丰收
当地群众表演丰收场景。(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一清 摄 近日,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等地举行庆丰收活动,当地群众踊跃参与,通过舞蹈、歌声表达秋收的喜悦。 当地群众身着藏族传统服饰,表演节目(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一清
-
哈密瓜味的柿子你吃过吗
来自泰国的各式水果深受采购商欢迎。 来自清远的大秋甜柿 来自甘肃的甘谷花牛苹果。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大如柚子的石榴、小如鸡蛋的苹果、口感清奇的柿子……2020世界水果产业博览会昨天在广州广交会展馆B区开幕,许多新奇水果品种登台亮相,让
-
耕海牧渔开发蔚蓝沃土
位于渤海湾中央、黄渤海分界线中点附近,有一座长宽各66米、高30多米的钢质庞然大物。 这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长鲸1号”,目前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网箱。在这里,每年能养1000吨鱼,设计使用寿命10年,相当于100个普通网箱,但日常仅需4名工人即可完成全
-
铜梁:全国网媒记者打卡昔日“空壳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4日22时讯(记者 李天春 袁舒含 张馨月)一条绿道,盘活一方经济,一张绿网,带动乡村振兴。9月24日,画好“同心圆” 唱好“双城记”――2020全国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来到铜梁,57家全国网媒记者走进西郊示范片。在铜梁区城市规划展览
-
拉西瓦灌溉工程:老百姓脱贫致富“水到渠成”
“黄河边上的老百姓,怎么可能缺水?”这个问题要是搁在今天问童家村的村民,回答是“绝对不可能”。但在几年前,您可能想象不到,“守着黄河缺水喝”是这个村里的常态。 海南州贵德县河阴镇童家村位于县城正南,距城1.5公里。9月23日,记者跟随“中国梦?黄
-
省农业农村厅举行2020年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问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韬介绍今年我省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筹备和进展情况 中共宝鸡市委副书记吴铁答记者问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信息处处长伍明祥答记者问 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新闻媒体记者提问 新闻媒体记者
-
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肥西县素有“巢湖明珠”“花木之乡”等美誉,城乡环境也越来越美。近年来,该县以村容整洁为表、乡风文明为里、产业兴旺为骨,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山美水美环境美 百姓安居欢乐多 驱车沿金寨南路一路向南,记者来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