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26日起,台风接二连三影响我省,强风和暴雨造成部分农作物倒伏严重,但有一些大田玉米却挺直了腰杆,经受住了极端恶劣天气的考验,成为名副其实的“铁杆玉米”。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驱车来到前郭县,发现一路之隔的玉米地里景象却截然不同:一边的玉米出现成片倒伏;而另一边的玉米青翠茁壮,硕大的玉米穗在其间或隐或现,一派喜人景象。
“经过这3次大风过境,我家这10公顷玉米只有轻微倒伏,茎秆与地面夹角小于45°,都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就起来啦。”谈起抗倒伏原因,前郭县八朗镇苏马村种粮大户隋成斌俯下身子指着似“八爪鱼”般牢牢抓地的玉米根系告诉记者,今年他改进了种植模式,配合秸秆免耕播种机和梯度施肥法,减少了黑土流失,改善土壤营养结构,蓄水保肥能力增强,实现抗倒伏,从而保障粮食产量。
在田间记者发现,玉米种植一垄双行,双埯4株,间距宽窄交错,成品字型交叉摆放。究其好处,前郭县农业技术专家给出了答案:品字形玉米种植模式,垄上双行,行距40厘米,垄与垄之间距离80厘米至100厘米,单元4株摆放,穴与穴之间近距离17厘米,远距离68厘米,既宽松又紧凑,紧凑是为了增加有效株数,宽松是为了透光通风。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地块空间,充分提高作物的光照、通风效果,促进了作物光合作用,保水、保肥、抗倒伏能力强。
谈起今年收益,隋成斌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种植玉米每公顷4至6万株,今年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增加种植6至8万株,目前预测每公顷能增产3000元左右。再加上免耕播种机的配合使用,一个人一台机器3天就把全部地的种子和肥一起下好了,节省了人工、灭茬、起垄等费用每公顷1000多元呢。“我有信心比去年多打粮多赚钱!”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