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磐石市烟筒山镇民主村 怀抱“金红娃” 踏上致富路
近几年,磐石市烟筒山镇民主村出产的“金红娃”葡萄可谓红得发紫。 “现在我们村有占地20公顷的葡萄大棚,今年产了近40万公斤葡萄,批发价最高卖到17元一公斤。我们这‘金红娃’不愁卖,能卖到上海、广东、湖南等地呢? 碧钙稹敖鸷焱蕖保?裰鞔宓持Р渴榧切焱
-
[铁岭]铁岭市“小花生”撑起脱贫致富大产业
“十三五”期间,铁岭市昌图县古榆树镇、傅家镇、七家子镇、三江口镇等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花生生产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昌图县花生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50万亩左右,不但种植户获得了满满的经济效益,东北花生集散地的名
-
蔬菜大棚“种”出致富新希望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肥城村“黄河?润土”产业联合体项目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工人正在焊接大棚顶层,紧锣密鼓地搭建钢架。 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蔬菜大棚,“万名干部下基层”驻新户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肥城村第一书记刘宏国高兴地
-
【图片新闻】河南汝阳:稻田里的音乐节
在河南省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千亩旱地稻田里,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正在演奏。 当日,首届“独稻三屯”汝阳县稻田音乐节开幕。据了解,三屯镇东保村在风景秀丽的铁顶山下种植1000亩富硒旱稻,通过“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高山岳
-
渔业转型转产为渔民开辟致富新路径
位于广东省阳江市的鸡?p村,地处阳西母亲河――织?T河尖山嘴出海口南岸。早年间,鸡?p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纯渔业自然村,村民以捕捞鱼、虾、螺为生。30多年来,鸡?p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实现了乡村发展和振兴。如今,鸡?p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其中1
-
宁夏西吉:科技之光带来致富“薯光”
“马铃薯养了我们几代人呢。从太爷爷那辈算起,爷爷、父母都是靠着种马铃薯养家糊口。”60岁的苏维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村民,他告诉记者,家里的10多亩地有7亩,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县里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现在自己在基地打工,每
-
温室蔬菜产销旺 种菜农民致富忙
冬日寒风凛冽,草木枯黄,但在甘肃省临泽县蓼泉镇新添村日光温室内,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鲜嫩的叶片舒展着身姿,绿油油的黄瓜密密的爬满了瓜藤,油亮的圆茄、翠绿的辣子……新鲜的蔬菜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让人喜不自胜。 新添村七社农户李天荣和妻子这
-
贫困户养羊写就致富歌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这是家住舞钢市枣林镇栗林铺村的邢保甲夫妇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总结的脱贫经验。邢保甲夫妇从2013年被村里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如今成为村里的养殖能手,他们用“勤奋”书写了一首脱贫致富之歌。 伴随着羊群的“咩咩”声和赶
-
红薯产业唱响农民“致富曲”
近日,在涉县木井乡西豆庄村初心食品加工厂里,贫困户樊元的正在忙着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倒进淀粉加工机器里,看着一个个圆滚滚的红薯几分钟就变成了雪白的淀粉,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木井乡西豆庄村坐落在太行山深处,该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共有建档立卡贫
-
勤劳成就致富梦―嘎玛顿珠的脱贫故事
嘎玛顿珠准备开车去跑运输。 嘎玛顿珠一家。 记者来到噶尔县狮泉河镇加木村嘎玛顿珠家里时,嘎玛顿珠刚从工地上运完砂石,风尘仆仆开着大车回来。 曾经,嘎玛顿珠一家挤在帐篷里依靠传统的畜牧方式生活,年收入不过几千元,没水没电,温饱都难以解决。随着近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