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科技之光带来致富“薯光”
来源:    时间:2020-11-26    作者:

  “马铃薯养了我们几代人呢。从太爷爷那辈算起,爷爷、父母都是靠着种马铃薯养家糊口。”60岁的苏维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村民,他告诉记者,家里的10多亩地有7亩,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县里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现在自己在基地打工,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这让他很满足。“马铃薯,以前是解决温饱的救命蛋,现在成了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没只鸟。”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地区的西吉县,在20世纪70年代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国家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然而,经过十多年的时间,这个“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翻身成为中国著名的“马铃薯之乡”“国家级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

  这一切,都源于一颗小小的马铃薯。

  科技体系育好种

  俗话说,好种子才能育出好苗子,好苗子才能结出好果子。种马铃薯自然也不例外。西吉素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产量降低、植株变矮的种薯退化现象不可避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西吉县的农业技术人员曾四处“寻求外援”。在各种“机缘”下,2004年,中国农科院与宁夏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2008年,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成立,继而在宁夏设立马铃薯固原综合试验站。宁夏南部山区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产业化开发,从此驶入快车道。

  十多年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借助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联合全国优势单位,在西吉县通过完善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破解产业技术瓶颈、建立科技成果展示基地、推动质量追溯认证、实施区域品牌打造工程、开展产业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多措并举助力支撑西吉“一县一业”发展。

  有人说:“他们的脸晒得比马铃薯还黑。在和农民一起劳动时,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在宁夏固原山区,金黎平带领团队经常带着干粮下田搞科研,筛选出适合当地栽种的优良品种,手把手教农民种植马铃薯。据了解,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自成立以来,共育成新品种200余个,研发新技术260余项,研制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70余件,制订各类标准和规程130件,获得国家专利、新品种权和软件著作权等近200件,为我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专家们常年深入国家特困连片区开展调研,在贫困地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200多项,开展科技培训与指导2000余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0多个。

  8月末的马莲乡张堡塬基地,秋意已浓。在马铃薯产业体系优新品种展示区,各类品种别具特色,丰收在望。来自全国各地的76个品种涵盖鲜食菜用、淀粉加工、全粉加工和食品加工四种类型,其中早熟品种15个,中晚熟品种61个,全部为近十年体系专家基于市场需求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在宁夏马铃薯生产主推栽培模式集成示范区,马铃薯植株健壮。良种需要良法,结合本地主栽品种青薯9号,共示范了6项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具体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宽行大垄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程机械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覆土抗旱栽培技术、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集雨抗旱栽培技术、起垄覆膜集雨垄沟栽培技术和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发挥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潜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种田魅力大

  “啥是脱毒马铃薯?不知道。”

  “这洋芋播种完不就完了嘛?该忙啥忙啥去就行”……

  十多年前,西吉当地种植马铃薯既没有良种良法,更没有机械播收,靠的是“二牛抬杠”“广种薄收”,更要“看天吃饭”。

  随着西吉县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有效产业,改变当地农民传统种植习惯、让农民学习科学种田技术刻不容缓。

  “以前地里除了种点麦子,也就是种点豆子杂粮。种马铃薯因为技术原因产量低,效益也不行。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我参加了村里的专业培训班,学到了种植马铃薯的真正实用技术,再加上用上了新品种,俺家地里的马铃薯产量也从原先的每亩一二千斤长到了现在每亩四五千斤。”权振堂说。

  多年来,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农业科技员进村入户,办起辅导班,发放明白纸,让种植农户学习种植马铃薯技术。与此同时,西吉县坚持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科技驱动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呈现出“种薯开发、鲜薯外销、淀粉加工和主食开发”四业并举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脱贫致富见“薯光”

  “要打赢脱贫攻坚,这洋芋产业作用可大着咧!俺们这里,山大沟深,只能种洋芋,也适合种洋芋。现如今,种洋芋收入高,效益好,家家户户都种。”红耀乡小庄村全村6900多亩地,有5000亩种的是马铃薯。原先村里的68户贫困户都是靠种马铃薯“摘的帽”,全村784人201户,不少人也都是靠种马铃薯“发的家”,“现在全村人均收入6万元以上,还是因为洋芋产业抓得好。”

  今年58岁的熊志忠,是远近闻名农业经纪人,最想干的事就是“让乡亲们早日脱贫”。多年前,县里重点推广马铃薯种植新技术、新品种,这让他似乎看到了村里脱贫致富的“薯光”。2012年,他带头注册了鑫馨马铃薯专业种植合作社,并在此后陆续将村里的贫困户重点发展为社员。随着市场不断打开,村里的洋芋不但卖到了外县,而且陆续卖到了内蒙古、云南、四川等省。

  多年来,西吉县马铃薯产业随着良种良法配套,繁育体系逐渐健全,销售体系日趋完善,在龙头企业引领下,加工能力不断得以提高,品牌效应也日趋凸显。全县以打造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大县和优质商品薯生产大县为目标,强力推进马铃薯提质增效工程,加强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建设。2019年,全县繁育马铃薯脱毒原原种6000万粒;建立原种繁育基地1万亩,生产原种1.2万吨;建立一级种繁育基地10万亩,生产一级种15万吨。

  如今,全县不但建成了贮藏量达10万吨的宁夏佳立马铃薯种薯交易中心和将台、新营、田坪三个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而且建成各类贮藏窖18.7万座,其中标准化贮藏窖2万多座。形成了以将台为中心的马铃薯鲜薯外销集散地,从事马铃薯销售贩运大户1000余户。全县共发展季节马铃薯贮藏能力达80万吨以上,反季节销售马铃薯每吨可实现增值300~400元。

  牛震


原文网址:http://nyncw.sh.gov.cn/xyyw/20201124/91c61c1b4cff47bc95e5d3f9b8f41c45.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