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火车上年轻的希望:连接山里山外,承载脱贫致富梦想
1月1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红峰站,列车上的两个年轻人正在和站台上的朋友打招呼。 对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民来说,5633/4次慢火车不是一趟普通列车,而是山里人的赶集车,求医、上学的公交车,脱贫路上的助力车。贺瑞明/摄 1月10日,由攀枝花开往普
-
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
编者按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业来抓,充分发挥云南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积极引导扶持,快速发展的茶
-
“小芹芽”托起致富梦!
安徽庐江县有着种植芹芽的悠久历史。近年来,当地群众经过摸索,发明了芹芽轻型栽培法,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万亩,年产值达2亿多元,小芹芽托起农民脱贫致富梦。 注:站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
采甘蓝种红薯 贵州紫云线下线上同时销售助农脱贫致富
贵州省紫云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地深度贫困县之一。眼下,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收甘蓝菜,翻整土地继续种下红芯红薯。同时农技部门还积极进行产销对接。 在紫云县白石岩乡,3000多亩甘蓝菜已经到了大面积采收时节,当地合作社把村民们组织起
-
甘肃省灵台县:发挥以工代赈“赈济”作用 为脱贫致富“铺路”
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至蒲窝镇五星村半湾社道路,全长12公里,是蒲窝镇通往县城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依托2017年以工代赈项目投资830万元,按照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而成,其中4.5米宽路面长2.77公里,6米宽路面长9.23公里。2017年11月下旬开工建设,2018
-
“农光互补”成为脱贫致富之光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王立彬)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的光伏发电农光互补,已经成为带就业、促增收的脱贫致富之光。 记者7日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为化解当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
-
天津:惠丰前村种下脱贫致富“新希望”
春分过后,天气转暖,在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的惠丰前村,脸色有些黝黑的村民王义海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来到村头的精品胡萝卜示范基地,为小拱棚里种植的精品胡萝卜通风。 别小瞧了这6亩多地,这里种的可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马虎不得。王义海指着
-
鸡蛋“论个卖” 养殖富了家――一个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经
同样都是鸡蛋,我家的笨鸡蛋2块钱一个,是普通鸡蛋价格的好几倍。吉林省榆树市永生村脱贫户朱宽说,笨鸡蛋都是论个卖,还一点儿不愁卖。 今年70多岁的朱宽和老伴儿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老两口靠着4亩玉米地生活,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这几年,朱宽养殖笨鸡
-
金台区委书记宁怀彬:科学谋划布局产业 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三月二十六日,宁怀彬(左)来到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张家崖村,与村民白云生交谈,了解他最近的生活、生产情况。 记者 曹瑞摄 记者 刘强 曹瑞 “今年家里增收有啥打算?”“孩子最近在家学习怎么样?”3月26日,在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张家崖村,金台区委书记、
-
“蔬菜拱棚”撑起脱贫致富的希望
近日,天气寒冷,野外分外萧条。但在柘城县慈圣镇君臣村昊晟种植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却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忙着管理蔬菜。 昊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周传超告诉记者,去年他流转了土地150亩,用来种植各类蔬菜,并在今年1月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我流转土地搞种植,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