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睦邻志愿者让农村高龄独居老人有了“保护神”
□通讯员陈志强记者王平 “是睦邻点的美英救了我的命,她经常来问寒问暖看望我。”在浦东书院镇路南村,91岁孤老王龙海逢人就会夸赞民馨睦邻点志愿者潘美英。 王老伯患有心脏病,今年7月以来他多次发病,多亏了附近民馨睦邻互助点的潘美英经常上门关心帮助,
-
以“孝老敬老”描绘更美“夕阳红”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时。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因此,常在此日进行敬老活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名言流传至今,
-
孝亲停车券探索社区治理新思路
武汉的徐东四期公寓是一处老旧社区,900多户居民中超七成是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他们的子女大多住在其他小区或外地。业委会为了鼓励年轻人常回家看看,每月向独居老人家庭发放四张停车券,每张面值100元,最长可以免费停车5天。该停车券已经连续发放五年,价
-
对农村免费体检也来一次“体检”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鼓励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免费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年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提供包括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随后,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政策,为这些老人免费体检。
-
爱心帮扶 情暖寒冬
春节将至,岁寒情深。2月4日下午,省微生物研究院副院长蔡长平、李咏梅带队来到天心区桥头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贫困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家里,为他们送上大米、食用油、口罩、食品和新春对联等。 每到一户,慰问组除发放慰问物资外,还帮他
-
不离乡土、不离乡音、不离乡情 市人大代表为农村养老“把脉”
□记者欧阳蕾昵 摄/见习记者杜洋域 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了老龄化。到“十四五”期末,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要达到总人口的40%左右。一项调查显示,本市农村地区空巢、独居老人较多,由于交通不发达,老人获取养老服务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远。此外,养老服务
-
北碚:爱心“恩福橘”销往全国
11月29日,已持续开展3年的“恩福橘”公益行动再次集结出发,150多名志愿者来到北碚区东阳街道桃花山村,帮助村民打包、搬运、销售“恩福橘”。 “恩福橘”公益行动的背后,是关于桃花山村一位老人的爱心故事。老人名叫革恩福,因大儿子早逝,二儿子、二儿媳
-
久美老人言传身教激发村民脱贫志气:“好日子要靠自己努力”
在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布贡村,有一位出身农奴的平凡老人久美,铭记党员责任,古稀之年依然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身体力行走遍乡村每个牧业点,用心宣讲党的政策,充分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志气,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局内人”。 久
-
松江叶榭500老人“剥毛豆”庆重阳
10月25日,一场特别的乡村“剥毛豆”大赛,吸引了众多农村老人参与。在松江叶榭镇堰泾村,近500位老人、爱心志愿者、亲子家庭以及多家爱心企业、学校和党建组织成员聚集在幸福老人村“慢时光蜗牛”乡村文化营内,正用一种别样的方式庆祝重阳节。以“温暖这座
-
西藏解放第一村:老人讲述70年幸福嬗变
绛红色的木头房子,窗棂画满窗花,弯曲的村庄小道,房舍错落有致,屋前房后,大丽花、向日葵盛放,阳台上村民们悠闲地喝着茶,小孩笑着相互追赶嬉戏,牛羊在墙根打着盹,眼前的岗托村一片诗情画意。 图为9月22日,岗托村街景。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岗托村坐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