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我省GDP比重达25.1% 农业经济稳住了“基本盘”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n/nysc/scdt/202101/t20210125_812490.htm
-
[营口]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2020年,营口市农业克服疫情和汛情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07.3亿元,增长3.5%,增速超全省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0202元,增速实现9.2%。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获悉,营口市是全省唯一收入过2万同时增速超过9%
-
[营口]营口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农村组召开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1月21日,营口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农村组(以下简称疫情防控农村组)召开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疫情防控农村组成员,17个基层联络组组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于启武主持,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农村局局
-
2021年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工作要点
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将重点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宅基地管理与改革、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抓主抓重、落细落小,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
-
孟州市槐树乡 发展大棚经济村集体村民双赢
产业兴,乡村兴。近年来,孟州市槐树乡依托岭区资源优势,把大棚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大棚果菜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党的扶贫政策扶持下,槐树乡源沟村通过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
品种更多更优设施新型经济技术先进适用“十三五”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交出亮眼成绩单
蔬菜品种更多更优,农业设施新型经济,栽培技术先进适用,示范推广落地生根……“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成效显著。体系专家依托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加速农科成果推广和转化,帮助农民绿色高效种植鼓起
-
小蚯蚓带来了“立体产业”――一个山村的循环经济见闻
新华社重庆1月31日电题:小蚯蚓带来了“立体产业”――一个山村的循环经济见闻 新华社记者韩振、周文冲、陈青冰 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村,小蚯蚓让村内的不同产业形成了生态循环,让村民看到了产业致富的希望。曾经深度贫困的龙台村,如今花果吐香,蜜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民族团结――格尔木长江源村算好“经济账”念好“致富经”
长江源村,一个生态移民城市,如今呈现出一派温暖和谐的景象。 初冬的长江源村静谧祥和,午后的阳光铺洒在新修的大路上,一排排装饰着藏族传统图案的新平房镀上亮丽的釉彩,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2016年8月22日,习总书记来到长江源村,
-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全司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和部党组中心工作,在工作摆布上,明确思路、把握重点、讲究方法;在工作打法上,开拓创新、真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