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加速度” 山南推动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提质增效
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山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自今年4月以来,累计选派1677名干部,组成559个驻村工作队扎实有效开展驻村各项工作,总体呈现出目标明、任务清、举措实、特色多的态势,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山南
-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上线 至今累计交易额达160亿元
近日,以“运用政府采购、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在京开幕,20多万款农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展交易。这是“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也就是“832平台”升级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产销对接活动。 来自全国22
-
西藏推进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去年以来,累计代发工资81.25亿元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人社厅了解到,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我区始终把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主动对标对表,全面推进根治欠薪工作目标任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农民工“烦薪事”,有效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累计增产粮食150.3万吨 增加效益33.56亿元 “粮丰”专项守稳国家“粮仓”
4日,记者从在省农科院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粮丰” 专项课题绩效评价会上了解到,项目组经过3~4年的科技创新,使项目区玉米、水稻单产较“十三五”项目实施前3年平均提高6.99%,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0.3%~22.2%,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49%~17.59%,气
-
到2023年重庆“上云”企业累计达到13万家
重庆日报记者8月26日从市政府信息网获悉,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随着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持续完善,我市将建成为国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全
-
农户“获利”,土地“受益”!今年昌平已累计回收废旧地膜20.5吨
随着昌平区草莓产业的不断发展,地膜覆盖技术随之大面积推广,地膜的使用量和废弃量也逐年增加。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昌平区会定期进行废旧地膜回收工作,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据了解,自今年启动此项工作以来,昌平区农业环境监测站已累计回收废旧地
-
三年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2万亿元 行政村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3年以来,全国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2万亿元,涉农扶贫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行政村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
巫溪: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369公里
核心提示: 战贫困、靓市容、优生态、强旅游……过去五年,54万巫溪人民凝心聚力、夙夜奋战,书写了幸福小康的时代新篇章。 这五年,巫溪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大关,彻底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这五年,巫溪千方百计抓基础机遇,不遗余力抓建
-
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91个 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总体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91个,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9479家,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6085件。 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宁夏枸杞……地理标志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
-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5年累放扶贫资金1766亿元
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在凉山州召开2020年度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至2020年11月末,该分行累放各类资金3838亿元(贷款3393亿元,农发重点建设基金445亿元)。贷款余额比“十三五”期初增加1543亿元,增长113%。其中,累放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