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
7月24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召开机关党委、纪委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近期出台的党内有关法规和规定要求,分析基层党建工作状况,从明确责任、查找不足、制定标准三个方面统筹研究布置党支部建设工作。院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魏琦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通“掌上职工书屋”
为适应移动信息时代需求,推动日常读书活动共享化、便捷化和长效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于7月24日正式启用“掌上职工书屋”。“掌上职工书屋”是“书香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日常阅读和学习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条件,丰富了水科院干部职工
-
科学家揭示苜蓿新型雄性不育性状形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创新团队揭示了苜蓿高柱头外露率雄性不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为豆科牧草和作物雄性不育系创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上。 据林浩研究员介绍,柱头外露(stigma
-
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强调 增强风险意识 科学防灾减灾 赢得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
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增强风险意识 科学防灾减灾赢得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 农业农村部网讯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安排今年
-
关于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拟推荐项目的公示
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关于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厅开展了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经资格审查,拟推荐“西藏犏牛与安格斯牛杂交技术研究项目”候选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20年6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借助“外脑”促进海南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
7月9日上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在海口签订“海南现代渔业科技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推动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通过技术支撑、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提升海南省渔业科技水平,促进海南渔业产业可
-
lncRNA如何调控水稻农艺性状?科学家首次在全基因组层面揭示原理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创新团队和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肯?奥尔森(Ken Olsen)团队合作,完成了水稻(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非编码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注释,研究
-
大豆栽培如何科学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问: 请问大豆栽培如何科学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1、喷灌 喷灌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使水的利用率大为提高,一般比漫灌节省水量30%一50%,可以降低灌水成本,但运行能耗较高,蒸发损失较大,要求大容量水源,并且只能在不
-
科学家揭示lncRNA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创新团队和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肯?奥尔森(Ken Olsen)团队合作完成了水稻(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非编码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注释,
-
科学家发现植物祖先陆地化“转基因”过程
近日,国际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程时锋团队的重要成果――程时锋团队与来自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和深圳华大基因等国家、机构的科学家联合发布两个单细胞绿藻的基因组,揭示了陆地植物共同的祖先在5亿年前,突破干旱适应成功登陆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