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县积极响应科学统筹 科学开展救灾工作
7月24日夜晚,茂县突降暴雨,长时间的强降雨导致该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塌方、洪灾。许多道路中断,房屋被冲毁,田地毁坏。该县迅速实施救灾行动,茂县科农局积极反应,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灾后技术服务指导小组,深入全县11个乡镇,全面开展救灾
-
农业农村部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合攻关首席科学家到广西调研指导工作
7月23-24日,农业农村部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合攻关首席科学家骆永明研究员到广西调研指导工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李如平一同调研。 骆永明先后深入河池市都安县安阳镇阳安社区古岸村、高岭镇三联村联合攻关示范基地,现场考察水稻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
-
-
全省科学施肥节水农业培训会召开
化肥减量增效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对夯实粮食丰收基? ⑼贫?┮德躺?咧柿糠⒄挂庖逯卮蟆?7月21日~22日,河南省土壤肥料站主办的“全省科学施肥节水农业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在郑州召开,全省土肥系统技术骨干共同观摩、学习,着力推进我省科学施肥和节水工作。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
7月24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召开机关党委、纪委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近期出台的党内有关法规和规定要求,分析基层党建工作状况,从明确责任、查找不足、制定标准三个方面统筹研究布置党支部建设工作。院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魏琦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通“掌上职工书屋”
为适应移动信息时代需求,推动日常读书活动共享化、便捷化和长效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于7月24日正式启用“掌上职工书屋”。“掌上职工书屋”是“书香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日常阅读和学习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条件,丰富了水科院干部职工
-
科学家揭示苜蓿新型雄性不育性状形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创新团队揭示了苜蓿高柱头外露率雄性不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为豆科牧草和作物雄性不育系创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上。 据林浩研究员介绍,柱头外露(stigma
-
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强调 增强风险意识 科学防灾减灾 赢得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
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增强风险意识 科学防灾减灾赢得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 农业农村部网讯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安排今年
-
关于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拟推荐项目的公示
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关于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厅开展了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经资格审查,拟推荐“西藏犏牛与安格斯牛杂交技术研究项目”候选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20年6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借助“外脑”促进海南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
7月9日上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在海口签订“海南现代渔业科技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推动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通过技术支撑、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提升海南省渔业科技水平,促进海南渔业产业可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