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登区乡村振兴样板片区 | 战鼓声动“南七线”,蓝图绘就踏歌行
南七线又称天润路,全程约10公里,西接文登主城区,东联高铁文登东站,是文登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路,也是贯穿文登营镇的“主动脉”,不仅辖内70多个村沿南七线两侧星罗棋布,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内各项产业项目也在以南七线为主轴快速推进,充满干事创业热情的
-
沾化区利国乡“第一书记”引进扎根盐碱地的西红柿
以前,一提盐碱地,农民都要叹口气,因为盐碱地种庄稼长不好,凑合着种点棉花、玉米、小麦耐盐碱的庄稼,收成了了。谁曾想在利国乡娇气的西红柿竟然能种在盐碱地上! 利国乡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水浇条件差,沟渠水
-
王登启赴聊城、菏泽指导检查“三夏”农业生产和种植业安全生产工作
6月3日-5日,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王登启率领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先后赴聊城市阳谷县和菏泽市东明县、定陶区等地,实地查看小麦“三夏”生产和检查指导种植业安全生产工作。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阳谷县寿张镇和定陶区杜堂镇的小麦收获现场,向当地农技人员详细了
-
秦皇岛海港区甜了桑葚 富了村庄
近日,在秦皇岛石门寨镇柳观峪村的桑葚园里,一串串紫红色的桑葚挂满了枝头,果香四溢,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前来采摘。秦皇岛市民于得水说:“这个桑葚吃起来口感非常甘甜和细腻,入喉特别的青涩,回味又特别甘甜,让人回味无穷。节假日带着孩子来采摘,回
-
上海出梅带来利好天气因素 崇明翠冠梨一周后上市
上海7月21日终于出梅,这给本地水果生长和销售带来了利好天气因素。记者从崇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出梅后光照加强,水果糖度迅速提高,崇明翠冠梨将于一周后陆续上市。7月21日,在崇明农委和上海农业展览馆组织下,20多家采购商来到崇明,洽谈翠冠梨采购事宜
-
轮作蔬菜无缝衔接 茬口安排井然有序
□记者曹佳慧摄/见习记者杜洋域 日前,一波冷空气抵达申城,气温大幅下跌。“速冻模式”下,蔬菜基地生产是否受影响?11月23日,记者探访位于金山区张堰镇的上海思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现,基地生产平稳有序,日供应量1000~2000斤。大棚里,西兰花、有机
-
播种季节抓禁种,开花季节抓铲除,发现种植重处理 崇明港西镇多措并举坚决消灭毒品滋生土壤
□通讯员闻隆隆记者欧阳蕾昵 罂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但因其果实提取物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被视为“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是每年各级政府禁种铲毒的重点对象。近年来,崇明区港西镇从源头入手,持续加大禁种铲毒工作,在全镇营造“毒品人人喊
-
崇明横沙4300亩“两无化”水稻喜获丰收
□记者欧阳蕾昵通讯员黄嘉?S 这个季节,崇明横沙岛上鹭鸟低旋啼鸣,螃蟹膏肥螯满,柑橘丰实香甜。稻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随风浪舞,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稻谷清香。历经100多天的自然生长,横沙乡首批4300亩“两无化”水稻喜获丰收,
-
产业办在“家门口” 利益联结“有奔头”
黄河口镇是垦利区典型的农业大镇,却不是农业强镇,群众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业产业难以大规模集约化发展。黄河口镇党委、政府转变思路,改革创新,组织29个村“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与农利益联结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
-
全程机械化让金针菇“成长无忧” ---邹城市友泓生物科技成功入选全国设施种植机械化典型案例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文推介全国16个设施种植机械化典型案例,邹城友泓生物科技名列其中。 金针菇生产种植有着较为严苛的程序,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到早期工厂化生产阶段,金针菇生产的工艺水平与农机化水平同步提升,产品质量、金针菇转化率等较之前有着长足进步
条件筛选